(2025.05.14,新加坡)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Aon(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ON)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灾害回顾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数十亿美元,其中野火与地震尤为严重,暴露出区域内保险覆盖率低、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加强的问题。
根据报告,今年首季,韩国和日本发生严重野火,韩国野火尤为致命,造成至少31人死亡、49人受伤,超过7,700座建筑被毁,经济损失估计约为10亿美元。
更为严重的是今年3月袭击缅甸的大地震,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具破坏性的灾难之一。此次强震造成至少5,400人遇难,基础设施与建筑物大面积受损,经济损失预计高达数十亿美元,然而仅有极少部分受灾损失获得保险赔偿。
保险业方面,首季对保险公司冲击最大的事件则是澳大利亚的前热带气旋“阿尔弗雷德”(Alfred),导致大约10亿澳元的保险损失。

此次数据亦延续了Aon早前发布的《2025年气候与灾害洞察报告》的发现。该报告显示,2024年亚太地区自然灾害总经济损失达740亿美元,但仅有约40亿美元获得保险赔付,保险缺口高达95%,凸显亚太地区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脆弱性。
2024年损失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洪灾,尤其是中国的季节性洪水。此外,日本能登半岛地震与横扫东南亚与中国的台风“雅吉”(Yagi)也是重大灾损来源。“雅吉”成为2014年“拉马逊”以来最强台风之一,对越南、中国、缅甸、菲律宾与泰国造成广泛破坏,进一步揭示风灾与水灾叠加所带来的复合风险。
Aon亚太再保险解决方案首席执行官乔治·阿塔德(George Attard)表示:“缅甸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生命与财产损失,也再次警示我们必须为灾难风险做好充分准备。极端气候与地震频发,日益加剧企业与社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创新性的风险缓解机制刻不容缓。”
从全球来看,202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为3,680亿美元,较21世纪以来的平均水平高出10%以上;其中保险赔付额为1,450亿美元,亦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的54%。尽管保险赔付增加,全球仍有约60%的灾损未获得保障,而亚太地区的保险缺口更甚。
Aon指出,推动损失上升的并不仅仅是气候变化,更在于人口密度提升、资产集中以及沿海等高风险区域暴露程度不断上升。特别是跨国性灾害日益增多,单一国家难以应对,亟需区域层面的协同风险管理体系。例如“雅吉”台风便凸显跨境合作与数据共享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损失上升,全球自然灾害相关死亡人数却显著下降。202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为18,100人,远低于21世纪平均值的72,400人。这一进展主要归功于预警系统、气象预测与疏散规划的持续优化,彰显气候数据与分析工具在保障生命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Aon亚太风险资本分析主管彼得·奇斯曼(Peter Cheesman)指出:“亚太在洪灾建模方面已走在全球前列,但要真正缩小保险缺口,仍需依赖更先进的工具与跨部门、公私合作。构建涵盖多国的综合策略,辅以精准模型与数据,是企业和政府应对未来气候与风险趋势的关键。”
Aon呼吁,随着极端天气与灾难事件的频率与强度持续上升,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必须加快建设更具韧性的风险应对机制,以减轻灾害对经济与社会造成的长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