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新加坡)昨天,中国恒大(股票代码:03333.HK)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8月25日从港交所退市,结束其近16年的上市生涯。
这一决定源于恒大长期未能满足港交所的复牌要求,自2023年3月起停牌至今,始终未能提交可行的重组方案。
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2025年8月22日。中国恒大表示,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申请覆核。公司所有股东、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应注意,于最后上市日期后,尽管股份的股票仍然有效,但股份将不会在联交所上市及不可于联交所买卖。此后,本公司将不再受上市规则控管。
恒大的兴衰堪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缩影。2009年,恒大在香港上市时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约 119 亿新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内地民营房企。凭借高杠杆扩张策略,其规模迅速扩张,2016年问鼎中国房地产销售冠军,次年总资产突破1.7万亿元人民币(约3230亿新元),创始人许家印也以2900亿元人民币(约551亿新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
然而,迅速扩张的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2021年,恒大因商票逾期和理财爆雷陷入流动性危机,随后债务重组失败,最终在2024年1月被香港法院颁令清盘,负债高达2.4万亿元人民币(约4560亿新元),创下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

尽管公司深陷债务泥潭,许家印及其家族却通过多年分红套现巨额财富。2009年至2021年,恒大累计分红近700亿元人民币(约133亿新元),其中约540亿元人民币(约102.6亿新元)流入许家印及其关联方手中。
2022年,许家印被曝与妻子丁玉梅“技术性离婚”,被外界质疑借此转移资产。清盘人随后采取法律行动,冻结了许家印夫妇名下包括豪宅、私人飞机、游艇在内的多项资产。今年,丁玉梅更披露其名下约600亿港元(约102亿新元)资产已被冻结,其中500亿港元(约85亿新元)为金融资产,100亿港元(约17亿新元)为不动产,但这些资金对于偿还债务仍是杯水车薪。
恒大的清盘进程仍在继续,清盘人计划在退市前向股东提交一份报告,详述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期间的清盘进展。退市不会影响清盘程序,境内外债权人仍可向清盘人申报债权。不过,恒大的股票已沦为“仙股”,停牌前股价仅0.163港元(约 0.02771新元),市值缩水至21.52亿港元(约3.6584亿新元),与其巅峰时期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实习记者:胡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