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新加坡)周一(5月12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大幅互降关税,双方不仅直接取消了91%——被外界称为“情绪化”的关税,还针对“解放日”后对彼此加征的34%关税中的24个百分点,按下90天的暂停键,仅保留10%。经过这一番调整, 美国政府对华加征的关税从原本高达145%的水平大降30%, 而中国对美加征的关税也由125%降至10%。
这一系列数字的变化,直观地反映了中美两国在贸易摩擦问题上的态度转变,也为全球贸易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亚太地区股市周一集体上涨,香港涨近3%,深圳涨1.7%,台湾、韩国、新加坡市场情绪也受到带动。三大股指也在开盘后大涨,涨幅在2.4%至3.7%之间。
这场“暂时休战”短期内有望恢复市场偏好风险的心理,也提振投资情绪;减息预期暂缓,全球货币政策或将保持观望。对出口导向型的亚洲市场而言,是一次喘息的机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尽管这90天并非全面协议,但它释放出谈判诚意,为市场带来了短期稳定信号。新加坡作为一个贸易枢纽,也将从中受益,特别是在医疗、金融科技等创新领域。
作为全球知名的贸易枢纽,新加坡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美贸易摩擦的暂缓,首先为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带来了短期利好。此前,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全球贸易环境紧张,货物流通受阻,新加坡的转口贸易业务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如今,关税的降低和暂停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成本下降,部分停滞的贸易活动有望重新启动。这将直接增加新加坡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带动仓储、物流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新加坡2025财政年预算案的重点之一是医疗保健,政府也大幅增加这方面的预算,达到209亿元,是仅次于给国防的第二大拨款。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机构BMI预测,医疗开销会在2024年至2029年之间以6.8%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上涨,到了2029年,可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中美贸易摩擦暂缓如同一股暖风,在此积极态势下,经济回暖将为新加坡医疗开支的显著增长铺就坚实道路。
此前受全球贸易前景恶化影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于2025年4月宣布放宽货币政策,这是今年第二次调整。同时,贸工部将2025年GDP增长预测从1% – 3%下调至0%-2%,第一季度经济已出现0.8%的收缩。中美贸易协定暂缓摩擦为新加坡金融领域带来了机遇,中美贸易恢复带动亚太地区数字贸易增长,新加坡作为区域金融科技枢纽,其跨境支付平台将处理更多中美企业间的资金往来。
中美关税暂缓为新加坡经济带来了一定机遇,但同时诸多挑战接踵而来。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需要在贸易、金融、产业、政策与外交等多个领域积极应对,巩固自身的贸易枢纽地位,以续写经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