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力推电子政务与数字经济...

岘港力推电子政务与数字经济

18300

(2025.08.05,新加坡) 外媒报道,位于越南中部的岘港市是该国推行电子政务最先进、受服务人口占比最大的城市,超越河内与胡志明市两个主要大城市。而且岘港订下目标,到2050年其数字经济要占GR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并在当下培育三家全球性数字企业,以及引进一家国际大型科技投资者。

根据设于新加坡,专门报道东南亚数字治理发展的平台《开放政府》(OpenGov)提供的资料显示,岘港正采用新兴起的技术,更迅速推进全城数字化转型与经济现代化。在实行两级行政管理后,岘港一直积极整合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以数据驱动的工具,以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经济竞争力,这也呼应了越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国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所下发的第57号决议。

岘港的两级行政管理是指市级和乡级两个层级各自拥有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议会以及行使行政权的人民委员会。双层体制在2000年后于越南全国逐步推行,旨在精简政府架构,减少官僚风气,以及加快决策效率。

越南政治局于去年12月22日发布第57号决议,呼吁国家各层级在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做到攻坚突破。决议把这些领域定位为驱动国家发展的核心方向,并为2030年和2045年设定了具体目标。

在此国家战略指示下,岘港进一步成为越南电子政务的领先旗帜,其正利用人工智能( AI) 和区块链优化服务市民的流程和决策效率。依托国家的区块链战略,岘港正构建土地管理和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推动公共管理透明化和高效化,《开放政府》指出。

越南大数据与AI中心主任阮怀祥 (Nguyen Hoai Tuong)指出,岘港对区块链进行的沙盒测试和定点试验对探索该技术的潜力至关重要。各类监测仪表盘和预警系统正越来越多地用来监控关键数据,覆盖天气变化以至基层堆积的工作,显著提高街道和乡坊层级应对事务的能力。

一个可圈可点的例子是公共服务热线“1022”,目前其在多个平台有全天候运行的AI聊天机器人。岘港的智能运营中心(IOC)将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权限下放到更基层的部门,从而促成更快速、精准的决策。中心主任阮文国(Nguyen Van Quoc )表示,该中心能提醒人员处理问题的期限,并且把问题上报给相关负责人,以此确保问题能更及时得到处理,从而让公众满意。

岘港的数字基础为其在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更广泛应用AI和区块链提供了支点。目前,岘港近60%的行政审批在线上办理,近50%的成年人持有数字公民身份证ID,这彰显其电子政务的飞快进展。越南的数字公民ID是公民储存在政府 VNeID 手机应用中的电子身份,使其能够在网上办理行政手续和进行身份验证,无需使用实质身份证。

市科技厅副厅长黎山峰(Le Son Phong)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推动经济增长、公共部门改革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动力引擎。

靓港成为越南政府推动高科技展业的重要据点,图为靓港高科技园区(图源:网络)

岘港也在利用数字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去年年实现产值39.88万亿越盾(大约20 亿新元)。全市拥有2,556家数字企业和57,000名科技从业者,占劳动力的7.7%,数字密度与能力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3年岘港数字经济占GRDP的20.96%,预计去年增至22%,高于全国平均的18.3%。广南省人民议会副主席胡光步(Ho Quang Buu ) 提出,到2030年岘港GRDP将提高至35% 到40%之间,超过57号决议提出的全国30%目标。岘港原是广南省的一个区,但于1997年成为独立直辖市,直接由中央政府管理,类似于河内和胡志明市。

岘港本地企业正不断设立专属平台和推出解决方案。CMC网络安全公司CEO陈国政(Tran Quoc Chinh)强调岘港在芯片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并透露公司计划建立数据中心以进一步支持岘港建设数字经济的举措。CMC 是越南领先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司。

岘港凭借其位于越南中部的地理位置、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完善的电子政务平台,吸引了大量数字和电商企业。2023至2025年期间,岘港通过技能培训、建设数字平台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融合区域电商上取得显著进展。

工贸部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局局长黎黄英(Le Hoang Oanh)对岘港的前瞻性举措表示赞赏,称其为打造可持续、互联数字经济树立区域性典范。工贸部计划在2026至2030年深化各省间的电子商务合作,岘港预计将发挥核心作用。

在57号决议指引下,岘港正坚定地将自身铸造为越南乃至东南亚领先的创新枢纽, 《开放政府》展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