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新加坡)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孟加拉海岸,造成海平面上升以及洪水和风暴潮入侵,数千万人面临淡水盐渍化的威胁。不过,中国低廉的太阳能板为水源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由于它们能稳定供应电能,海水淡化厂因而能充分运作,生产足够饮用水。
根据英国的环境新闻平台《对话地球》报导, 海水盐渍化正在污染孟加拉沿海各区的淡水资源。世界银行估计,仅在该国西南沿海地区,就有250万贫困人口处于缺水环境。
萨特希拉区水资源的高盐度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它导致海平面升高、洪水入侵频率增加,而干旱又使得淡水量不足。但如今,太阳能反渗透淡化厂正在兴起,成为解决之策,今年已有三座厂在孟加拉沿海投入运作。

“每座工厂每小时可以生产1,000升水,” 孟加拉智库 “变革倡议”(Change Initiative)负责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乔杜里(Tamim Chowdhury)介绍说。这个总部位于达卡、关注气候韧性的智库正为 “人类项目”(Projects for Humanity)和 “保尔·杜·詹森基金会”(Poul Due Jensen Foundation)提供工程方面的支持。 “人类项目”是美国一个非盈利人道救援组织;基金会则源于丹麦,专门帮助解决环球问题如可持续发展。这两个组织正为建造太阳能淡化厂提供资金。
太阳能提供稳定电流供应
过去由于电力供应不稳定,淡化厂无法稳定产出饮用水,而由太阳能驱动的工厂则没有这个问题,即使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也能依靠电池继续运行长达5小时。
这些淡化厂结合用来淡化海水的反渗透系统和用于供电的太阳能系统。从池塘、河流、井等地收集水源,存入一个5,000升的水箱,过滤泥沙和带锈迹的颗粒后,再进一步去除悬浮颗粒和有机污染物。水源随后经过紫外线杀灭细菌,再储存在分配水箱中。
“当阳光减弱或天阴时,太阳能系统会采用混合能源机制运行反渗透系统, 也就是通过太阳能、电网电力和电池的组合来驱动系统。夜间则使用电网电力和电池储能,” 乔杜里解释道。
“来自中国的低廉太阳能板令这些淡化厂成本低廉又能有效运作。安装一座淡化厂需要约4万美元 (约合5万新元),使用寿命大约20至25年。我们从中国采购太阳能板和逆变器,从匈牙利和丹麦采购电机,” 乔杜里进一步表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孟加拉国项目区域经理,阿迪卡里(Ashoke Kumar Adhikary)表示,这些厂的废水处理仍是一个问题。该署目前正在孟加拉沿海地区进行研究,以了解淡化厂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阿迪卡里建议从废水中回收盐份加以利用,但仍担心维护问题。因为盐有腐蚀作用,他指出由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淡化厂,如今已因维护困难而无法运作。目前,萨特希拉区新建的三座淡化厂的水未来将收取约每15升5塔卡(约0.051新元)用于维护淡化厂。
达卡智库“环境与地理信息服务中心”(CEGIS)执行董事额汗 (Malik Fida A Khan)表示,淡化厂维护成本高,但如今有许多种中国公司生产的低成本淡化设备, 从小规模供住宅使用的到为大型工业运作的都有。额汗认为,一些地区甚至可以利用这种更便宜的技术建造淡水塘。他承认,建淡化设备仍需成本,但在萨特希拉这类淡水资源稀少的地区,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