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明:新加坡AI目标 涵...

杨莉明:新加坡AI目标 涵盖专业人士培训

17031

(2025.07.23,新加坡) 新加坡数码发展与信息部长杨莉明表示,新加坡政府不仅在培训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工程师,还计划培养一批勇于尝试人工智能 (AI)的专业人士,例如律师、医生、会计师等,促使他们与AI技术专家相辅相成,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内对他们的同行起到导航AI的作用,从而加快新加坡全国迈向数字化未来的步伐。

杨莉明昨天出席《财富》“头脑风暴” (Fortune Brainstorm AI)大会时指出:“我们着眼于各个专业领域的人士, 他们领先许多人使用AI,所以有能力向同行言传身教,展示如何更好地利用AI。” 大会于新加坡丽思卡尔顿美年酒店举行,为期两天。

大会属世界知名杂志《财富》旗下全球 AI专题会议系列,此系列含金量高,每届皆汇聚科技、商业、投资及公共政策领域的翘楚,共同探讨AI领域的最新趋势、挑战与可用战略。

数码发展与信息部长杨莉明出席 “头脑风暴” (Fortune Brainstorm AI)大会, 与《财富》亚洲版执行主编昌德勒(Clay Chandler) 针对《超越体量:小国如何在AI时代引领潮流》课题进行对话(图源:网络)

杨莉明是在与《财富》亚洲版执行主编昌德勒(Clay Chandler) 针对《超越体量:小国如何在AI时代引领潮流》这一题目进行对话时做出以上谈话,并阐明小国如新加坡如何制定 AI 战略,  从而能在由美国、中国等大国主导的全球舞台上扬长避短,展开竞争。

杨莉明强调,AI用户的人数必须远远超过新加坡目前计划培养和聘用的1.5万名AI专业人才,计划才算有成效。她提到,新加坡工作队伍总人数约为350万,当中有制造业、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员工。“他们可以示范AI如何为其所在的机构创造更多价值,”

她透露,政府将给工作队伍装备AI技能,有关细节将在未来公布。新加坡在2023年12月首次宣布将AI人才队伍扩大至1.5万人。这一群体包括数据科学家与机器学习工程师,他们是转化AI为实际工具以用于现实的骨干力量。

杨莉明提到,今年1月,中国新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其生成式AI模型,并声称该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560万美元(约合720万新元),而美国科技巨头动辄为训练投入数亿美元,DeepSeek所花仅九牛一毛。自那以后,中国科技企业陆续推出多款低成本AI服务。

杨莉明表示:“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像DeepSeek这样的创新是非常受欢迎的。”她还提到,新加坡在为东南亚地区开发AI语言模型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独特地位,这说明即使是小国,也依然可以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她说:“我也认为大家的较量不一定只是竞争关系,它也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番话是指由国家级团队AI Singapore(新加坡AI)开发的本地模型 “Sea-Lion”(海狮)。Sea-Lion语言模型涵盖了爪哇语、巽他语、马来语、淡米尔语、泰语、越南语,英语和中文等,共13种语言。 

“我们知道,那些主要根据西方语料库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 (LLM)在东南亚的语境中可能难以应用,” 杨莉明点出。 “如果你在这些LLM之上构建AI工具,但却没有纳入本区域的数据,那这些工具的质量、发挥和回应指令的方式可能都无法达到新加坡及其周边国家的需求。”

她补充道:“很多企业在思考如何开发适用于我们语境的聊天辅助工具时,它们会结合源自区内和西方的模型。” Sea-Lion已被部分企业采用于其语言功能,其中印尼GoTo集团就凭借该模型构建了自身AI系统,是最先这么做的印尼企业之一。

杨莉明表示,当我们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以及不同AI模型如何互补等因素时,新加坡的创新空间也将随之扩大。她还表示,新加坡将继续与所有国家接触,建立双边合作基础,并在新兴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她也提到,新加坡一直与美国就关键和新兴技术沟通,也与中国就数字政策进行磋商。她补充道:“我们要谈的内容,双方都心领神会有各自不一样的关切点,不完全一样,但这并不会阻碍大家达到相互谅解,也不会影响我们继续合作,找到共同的路向。”

“至于东盟国家,即使我们还未进入制定AI治理标准的时刻,但我们可以先就一些伦理原则达成共识。” 她认为在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中,是可以找到方法来降低成本,并利用现有模式进行互补,这些方法能够更大程度地开拓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