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新加坡)今天,“AI创新日”在新加坡谷歌公司举行。从越南远道而来的GITS的近百家会员——科技创新公司的总裁高管参加了活动,与新加坡公司交流市场经验,开拓区域商机。
越南在2021年发布国家AI战略,目标在2030年前跻身全球前50位、东盟前4位的AI强国。越南的固网与移动网络速度均高于全球平均,家庭光纤覆盖率82%。越南国家已有33个数据中心,计划到2030年新增6至10条海底光缆,其中包括越新之间的数据与新能源海底电缆合作项目。目前,越南正在起草《数字科技产业法》《个人数据保护法》。

越南正成为东南亚最具吸引力的AI与科技投资地之一
越南驻新加坡贸易办事处主任高春胜(Cao Xuan Thang)介绍了越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以及与新加坡的合作潜力。
据数据统计,2024年越南ICT产业总收入达1700亿美元,年增30%,而AI已影响80%的企业。政府也看到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计划到2030年前培养5000名半导体AI专家、7000名跨行业AI专家,并孵化约500家AI初创企业。
波士顿咨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代表Clement Vellieux,在活动上就越南的AI发展、投资机会与竞争力,做了分享。他指出,越南在硬件制造、软件服务、消费科技等多个技术产业链环节均具吸引力,这与其他国家专注单一技术领域不同。
英伟达等大厂已在越南投资设点。Clement认为,越南正成为资本流入的关键市场,尤其在生成式AI(GenAI)方面。但他也指出,目前越南仍缺乏“下一波区域AI独角兽”,急需推动全球化技术企业成长。

AI在两国的产业运用于商业化
今天的活动上,进行了“新加坡与越南的投资与创新”的小组讨论。来自新加坡与越南的四位产业领军人物分别从制造、服务、投资与平台支持角度,分享AI在新加坡与越南的发展现状、市场机遇与潜在风险。论坛讨论由ICTS的Ellen Nguye 主持。
Innowave Tech 是新加坡工业AI科技公司,解决方案主管Mike Feng指出,AI在制造业的三大应用正日益成熟:其一是提升制程一致性,尤其在半导体与先进制造领域;其二是增强人力配置,以应对工程师短缺挑战;其三是加速创新周期,提升芯片研发与产品推陈出新的效率。
“对于大型跨国制造企业而言,AI不仅解决跨工厂的质量不一致问题,也降低了对高技能人才的依赖;而对于中小企业,AI让他们有机会‘以一敌十’,实现小团队高效率的运作。”
越南IVS公司首席执行官Pham Thanh Huu则强调,AI正在重新定义越南本土客户的运营方式。他领导的IVS公司为超过600家客户提供软件与系统服务,覆盖制造、金融、保险等领域,IVS的客户主要以日本为主。Huu透露,自己还有一间机器人服务公司。
Huu 说,“过去五年,我们看到银行、保险、电商等行业的客户,不只是流程优化,更是企业文化的变革。例如,现在开户、转账、身份验证几乎都可通过手机完成,AI使这一切成为可能。”他补充,在法律、医疗等高度专业的行业,AI正作为语言桥梁,协助外国管理者理解越南法规与市场背景。

Sujey Subramanian来自PAG亚洲资本,分享了其对AI投资趋势的深度观察。其近期投资标的之一为越南IT服务公司Nash Tech,拥有2000多名员工,为欧美客户定制软件、提供AI模型训练服务。
“AI对IT服务的最大影响在于:虽然单个项目的利润空间在压缩,但项目总量在扩大。更重要的是,越南的人才储备与英语能力正迅速提升,具备成为全球AI服务中心的潜力。”他同时指出,AI浪潮将迫使传统的IT外包定价模式转型,未来或将走向“价值导向”的定价机制。
谷歌东南亚初创企业经理Esna Ong则带来了最前沿的平台视角。她直言,AI已像“互联网接入”一样普及,企业不再需要自我定位为“AI公司”,而是需要“自然地”将AI融入日常业务与产品中。
“AI平台的门槛正在迅速降低。使用Google AI Studio,只需英文输入便能构建应用。5秒内上线一个聊天机器人,这不再是科幻。”她也强调,无论初创企业、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可从内部“生成式AI黑客松”等实践中找到推动变革的契机。
风险与治理:不能忽视的另一面
尽管AI应用前景广阔,但嘉宾们也坦言,当前的风险与挑战不容忽视。Huu直接表示,数据安全与AI模型的“可解释性”是IVS最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黑箱决策难以被监管接受。
员工对AI的依赖性正在上升,Sujey指出,一些年轻员工出现“盲信AI输出”的现象,缺乏二次判断能力。Mike则补充道,越来越多制造企业坚持“本地部署”,以避免AI模型联网上传。他呼吁企业,加强知识管理体系建设,以免关键领域知识完全被AI接管。
高春胜主任透露,越南已在参考新加坡在AI治理与数据隐私方面的制度经验,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同时,越南鼓励新加坡风投机构进入越南,支持本地初创发展。NUS Enterprise已计划在越南设立加速器项目。
AI是新常态,而非未来式
2025年3月,越新双方已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SP),为AI与科技合作提供制度保障.越南科技企业勇于开拓区域市场,此次活动组织方GITS会长Quang Nguyen表示,新加坡是区域枢纽,来到这里能够开拓资源平台,多元视角与合作潜能。
高春胜主任认为,越新两国可进行互补优势与战略合作,越南提供庞大且技术水平提升的AI人才、低成本运营环境、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基础。新加坡则具备先进的AI科研能力、国际法律框架、知识产权支持与全球连通性。正如Esna所言:“AI已不再是‘要不要上车’的问题,而是如何搭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