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加密货币持有率降至2...

新加坡加密货币持有率降至29%

16286

(2025.05.23, 新加坡)昨天,加密交易所独立储备(Independent Reserve)发布年度调查显示,新加坡民众对加密货币的认知度虽升至九成的历史新高,但实际持有率却从2024年的40%骤降至29%。尽管持有率大幅下滑,新加坡民众对加密货币的认知度却持续攀升。

Independent Reserve 调查显示,94% 的受访者表示熟悉加密资产,较 2023 年显著提升。这一矛盾现象反映出市场教育的成效与投资行为的谨慎并存。值得注意的是,53% 的现有持有者计划未来一年增持,17% 的非持有者也考虑入场,显示市场仍存潜在活力。从币种偏好看,比特币以 68% 的持有率稳居榜首,以太坊、模因币、稳定币紧随其后,其中稳定币使用率提升至 46%,反映出投资者对风险控制的重视。

新加坡民众对加密货币的实际持有率从2024年的40%骤降至29%。

加密货币持有率的骤降主要原因是市场波动和老年投资者减持。新加坡加密货币市场的 “降温” 与监管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2024年4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式实施《支付服务法》修正案,将托管服务纳入监管范围,要求加密企业隔离客户资产、提交合规报告,并禁止向散户提供杠杆交易。此举虽提升了行业规范性,却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部分中小型交易所因合规压力退出市场。与此同时,2024 年加密货币市场持续震荡,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2 万美元,FTX破产等事件引发信任危机,导致30% 的新加坡投资者因亏损离场。此外,加密货币相关诈骗案件激增,2024 年损失占比达 25%,较2023 年不到 10% 显著上升,进一步削弱了公众信心。

市场数据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年龄方面,36-45 岁群体以51% 的持有率成为主力,25-34 岁人群紧随其后,而65 岁以上群体持有率不足5%。性别差异同样突出,女性持有率从2022 年的54% 骤降至 2024 年的31%,且投资风格更为保守,46% 的女性投资者将不足5% 的资产配置于加密货币,远高于男性的 34%。不过,女性投资者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家庭月收入超过25 万新元的用户中,女性占比显著高于男性。这种分化既反映了不同群体的风险偏好,也暗示了市场教育与合规宣传的针对性需求。

新加坡金管局(MAS)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始终保持 “谨慎创新”。MAS 总裁 Ravi Menon曾表示,比特币等私人加密货币无法保值,“在货币测试中惨败”,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监管层并未全盘否定区块链技术,而是通过“监管沙盒” 鼓励合规创新,如支持稳定币发展、推动代币化资产试点。学者观点则更为多元,新加坡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认为,区块链与AI的融合将重塑金融生态,合规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尽管当前持有率下滑,但Gemini报告显示,23% 的前持有者计划未来一年重返市场,47% 持观望态度,市场反弹潜力犹存。

未来,MAS 计划进一步细化投资者保护措施,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高波动性风险,强化合规意识;行业参与者则需适应“强监管+低波动”的新常态,共同推动市场向专业化、可持续化演进。

实习记者:谭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