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7,新加坡)地铁东西线近期频繁出现故障,严重影响数十万通勤者的日常出行,引发民众强烈不满。8月6日早高峰时段,裕廊东站附近突发转辙器(道岔机)故障,导致从文礼站至金文泰站、波那维斯达站等路段的列车被迫减速通行,通勤时间延长15至25分钟不等,大量乘客滞留车站。这已是东西线在短期内发生的多起重大故障之一,凸显新加坡地铁系统长期面临的可靠性难题。
据SMRT官方通报,故障发生在裕廊东站至金文泰站区间,由于转辙器设备失灵,列车需以每小时5公里的极低速度通过故障路段,导致列车间隔大幅拉长,车厢内人满为患。故障持续约4小时,直至上午10点58分才被排除,列车逐步恢复正常运行。
尽管SMRT强调安全优先并增派人员疏导客流,但乘客的沮丧情绪难以平息。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现场照片和抱怨:有人称“被困车厢半小时未收到通知”,有人吐槽“接驳巴士数量不足导致长时间排队”,更有人质疑“为何老化线路维修效率如此低下”。

东西线作为新加坡最早建成的地铁线路(1987年投入运营),已历经三十余年老化。近年来,故障频率显著上升,硬件老化与管理漏洞成为主因。除8月6日事故外,2024年9月还曾发生罕见的列车车轮脱轴事故,导致轨道与供电第三轨严重损坏,长达6天无法恢复服务,刷新了新加坡地铁史上最长中断记录。
事故发生后,SMRT总裁蓝晓开紧急发声,称工程团队已连夜抢修故障设备,强调将加强独立审计、故障追踪和绩效评估机制以提升透明度,同时承认老旧列车更换因疫情等因素延迟,加速推进新一代Movia列车交付(预计2025年前完成老旧KHI列车退役)。
交通部代部长萧振祥说,这系列事故令人失望,不过当局有能力,也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理解乘客每当地铁服务出现延误或中断时所感到的沮丧,因为这会打乱计划,让人措手不及,” 他说道。
他也表示,地铁延误无法完全避免且时不时会发生。“我们可以改进的是,如何在延误期间,向乘客提供及时信息,并在现场和网上发信息,指导他们找到前往目的地的替代路线,” 萧部长说。
实习记者:谭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