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新加坡)马来西亚目前正积极推进东海岸铁路(ECRL)以及与中国南下的泛亚铁路接驳这两大关键项目。随着建设的稳步推进,中马铁路直通即将成为现实,这不仅将深刻改变中马两国的经贸往来模式,更会对整个东南亚的贸易布局产生重构性的影响。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全长688.3公里,由中国交建承建,采用1435毫米准轨以及华为智能调度系统,预计2027年初通车。这条铁路北起西马东海岸北部的哥打峇鲁,向南沿东海岸经关丹港,然后西穿半岛直至巴生港 ,将马来西亚多个重要地区紧密串联起来。
泛亚铁路南下计划则致力于联通中国、老挝、泰国以及马来西亚,构建一条贯穿东南亚并直达中国的铁路大动脉,届时从中国昆明出发,经老挝、泰国,最终抵达马来西亚的货运通道将彻底打通。

中马铁路的建设将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4亿美元,占马来西亚贸易总额的21%。
中国南下铁路开通后,运输效率将大幅提升,从云南昆明发出的货物,沿着中老铁路南下,经老挝、泰国,最终抵达马来西亚,整个过程可能只需3 – 5天,比传统海运路线快一半以上。这将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优化区域供应链,提高贸易便利水平。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通过铁路运输,马来西亚的货物可在9天内抵达重庆,未来还可直达昆明。
从区域角度来看,中马铁路将重塑东南亚的贸易格局。对于马来西亚而言,铁路沿线地区有望借此东风发展成为新的工业和物流中心,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据马来西亚交通部估计,东海岸铁路项目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将超过20万个。同时,马来西亚东海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而开发不足,铁路通车后,这些地区有望迎来旅游业和资源产业的繁荣。
对于其它东南亚国家,如老挝、泰国等内陆国家,泛亚铁路意味着它们终于找到了通往海洋的便捷通道。老挝从一个“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的过程已经开始,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对中国和泰国的贸易同比增长了超过30%。柬埔寨、缅甸等国家也积极寻求接入这一网络的机会,这将促进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降低跨境贸易的成本和时间,推动东盟内部贸易额的增长,提升东盟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中马铁路的建设还将对地缘政治和区域战略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新加坡凭借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优势,成为全球物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中马铁路计划一旦完成,巴生港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关键节点,部分原本需要经过新加坡的货物可能会改道通过这条陆上通道,这可能会分流新加坡港15%-20%的货量。
这个转变促使处于传统贸易枢纽地位的新加坡思考转型之路,如一方面重新启动与马来西亚搁置多年的新隆高铁项目,另一方面投入高达540亿新元用于升级大士港的无人码头,以期维持新加坡在区域交通中的竞争力。
随着中马铁路直通的日益临近,一个更加紧密连接、协同发展的东南亚贸易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这不仅符合中马两国的利益,也为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未来,其对全球贸易格局的积极影响也将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