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走过的历史中,80年已经过去了,世界上未打响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所代表的多边主义,长期以来在维护全球和平与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加坡外交服务33年的马凯硕曾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驻联合国大使,后来转入学术界,出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在2025年博鳌论坛上,马凯硕教授就多边主义话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面对单边主义愈演愈烈与全球治理赤字日益加重的局面,国际社会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多边主义的价值与实践路径。近年来,以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全球事务中频繁“退群”、挥舞关税大棒,甚至绕开现有机制施加单方面制裁,这种单边行为不仅削弱了联合国体系的权威,也动摇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振真正有效的多边主义,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然而,多边机制自身也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如决策效率低下、代表性不足、发展中国家话语权薄弱等,联合国安理会、世贸组织等关键机构的改革呼声不断升高。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南方国家理应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接受者”,而应成为制度创新的“参与者”和“塑造者”,通过更强的集体行动,发出共识声音,推动公平、可持续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
尤其是在亚洲,以东盟、RCEP等为代表的开放性区域合作机制,展现出超越地缘对抗的整合潜力,有望为全球注入新的多边合作动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控、人工智能治理等跨国挑战日益复杂化的今天,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仅是规则的重申,更是全球共同命运的现实需要。
马凯硕教授(Kishore Mahbubani)指出,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矛盾的局面之下。一方面,对多边主义的需求全世界都在上升,而在需求上升的同时,多边主义的供应却在减少,这恰恰是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需求上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巨大的世界实际上正在“缩小”,变成一个小小的、相互依存的全球村。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说过,当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全球村,那么这个全球村也得有一个村委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讨论,促进村里的发展,这就是现在的联合国。现在,全球有了这样一个村委会——联合国,我们需要加强联合国,让它应对这个全球村所面临的挑战,然而现在联合国正在被削弱。
再度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他希望让美国再次伟大,那就意味着他会跳过联合国或者是其他的多边机构。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些办法来做一些事情说服特朗普和他的美国同胞,使美国再度伟大的最佳方式其实是使全世界都变得伟大,因为美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世界其他国家都往下栽,美国不可能往上升。
在过去30年来,人类为改善处境所做的努力,这比过去3000年都要多。看看中国的成就,看看印度的成就,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成就都是如此。这包括人类的预期寿命在增长、婴儿死亡率在下降,中产阶级的扩大在亚洲都在发生。随着人类的处境不断改善,全球的多边机构应该被加强。自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他下令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气候协定,又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不仅未来禁止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资金,还将终止参与联合国机构所有活动。美国削减对外援助将使世界的健康、安全、繁荣受到损害,美国减少在全球人道主义事业中发挥作用和影响有违美国在全球的利益。
今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美国大幅削减对外援助将对世界最弱势群体造成严重后果,且有违美国的全球利益,希望美方撤销相关决定。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人类的其它国家会试着说服特朗普总统和他的美国同胞,也就是说削弱联合国以及联合国大家庭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最近,特朗普政府又掀起全球关税风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说,美国滥施关税的做法是错误的,将对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削弱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充分参与全球贸易的潜力,抵消这些国家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多元化努力。
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工发组织呼吁加强全球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可持续的国际贸易和经济体系,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能从全球经济中充分获益。
现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总GDP已经超过了七国集团,显示了金砖国家的发展,但这些并没有体现在多边机构中,包括联合国。
多边主义面临挑战
现在,人类变化的规模和速度远远大于历史上任何阶段。如果把人类比作生活在这个大洋上,这些国家并不是划着190多艘小船,而是一个巨大的船,需要同舟共济。美国打破了世界秩序的平衡,加强多边主义成为大家面临的挑战。马凯硕提到,他以“3M”的框架来理解目前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这包括多文明、多极和多边。
在过去200年的人类历史中,西方文明主导了全世界。他举例说,100年前也就是1925年,英国人可以不费劲的管理南亚次大陆上的3亿人民,因为当时是一个文明主导全世界。而现在,西方文明主导世界历史已经走到了中末期,因为有其它更为强大的文明。因此现在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西方是否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它在尝试主导世界,但是它再也不能主导世界了,不管是利用现有的机构还是利用他们手上现存任何其他力量。为什么难以理解西方当前的行为模式,这还有一个复杂因素,因为历史上,西方两个支柱是美国和欧洲。现在美国和欧洲互不说话了,这就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复杂一点。
“如果你能聪明的、团结到西方,如果他们能够接受这样一个多文明的世界,那么我们就能够平滑地过渡到一个多文明世界中去。但是现在整个西方组织得不好、不团结而且运作失调,试图让他们适应一个无法在控制的世界,这就造成了问题。”
从多极的角度来讲,全世界有很多的力量,这和过去冷战刚结束的单极世界不一样。很多中等国家都有能动性,比如尚未结束的乌克兰战争。如果西方能够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俄罗斯的安全,关切的情况会不一样。
之前我在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讲到欧洲需要在安全上进行重启,包括作为俄乌冲突的结果。“全球村对于多边主义的需求越来越大,今天的世界是多文明、多极和多边的,当你从这样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今天世界上很多复杂性的来源。”
西方无法适应多文明的世界
我们看一看人类更加长期的历史框架的话,在过去200年当中,世界历史是由西方来主导的。回顾1820年前的世界,当时几个主要的文明是等量齐肩的和平共处,西方对人类社会的改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推动了现代化,大幅度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马凯硕指出,西方并不能够适应一个多文明的世界,他们拒绝承认其他的文明,无论是中国、印度、伊斯兰文明,都有可能和有能力和西方文明一样的成功。今天,当我们置身于西方之外,有责任去说服西方应该放弃主导世界的努力了,世界和过去不一样了。
马凯硕举了一个例子,全球西方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2%,88%来自于世界其他地区,西方掌握了组织领导力的话语权,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坚持组织的总裁必须是欧洲人,世界银行的行长必须是美国人。他们仍然认为西方是在主导世界的。
今天,世界的实力分布在各个角落,西方应认清现实,亚洲人乃至非洲人可以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世界银行的行长,甚至拉美人也可以考虑。在联合国安理会当中,最有权利的机构是联合国安理会,特别是五个常任理事国,其中有三个来自于西方,也就是美、英、法,可以说西方现在占据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60%的席位,但是西方的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12%,这样一个比例应该得到纠正。
亚洲促进了全球的和平和繁荣
聚焦亚洲,马凯硕于2021年出版了《亚洲的21世纪》,现在电子版已有400万次的下载了。马凯硕笑着说,这400万个下载的人是来自于160个国家,而刚开始设置的目标是2万次。
在亚洲崛起的时代,亚洲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和上升速度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马教授认为,世界上被低估最多的区域性组织就是东盟,东盟的增长速度惊人。2000年,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时日本的经济体量是东盟的八倍;2024年,日本经济体量仅仅是东盟的1.3倍,而到2030年东盟的经济体量会大于日本。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欧盟比东盟要大得多,欧盟的GMP比东盟要大5倍。但是在2010年-2020年这10中,东盟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整个欧盟的贡献。
如果对全世界做一个审视,不难发现亚洲为人类的和平和繁荣做出了最多的贡献。在东亚,已经有46年没有发生任何战争了。反观欧洲的边缘地区,战事频频,像前南斯拉夫战争、现在的乌克兰战争,亚洲保持了和平。亚洲第二个主要贡献就是繁荣,世界上大部分的经济增长来源是亚洲而不是欧洲,坦率地说,美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是在过去20年当中,欧洲是停滞不前的,增长最大的贡献率是亚洲。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安排是RCEP,这是由东盟发起的,RCEP包括了东盟、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
欧盟应该是亚洲寻找的合作伙伴之一,遗憾的是,欧盟在地缘政治上变得越来越不胜任,欧盟没有寻求更多的与亚洲的合作,而是减少了,这是他犯的一个战略性错误,这个错误必须要纠正,如果他想重振经济增长的话,应该和亚洲开展更多的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