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新加坡)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亚太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在2024年呈现回暖迹象,尤其是在第三季度表现强劲。然而,新加坡的IPO市场依然低迷,在今年的前九个月仅完成一宗交易,筹资额仅为2700万新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交易数量也是进一步减少。除了唯一完成集资2622万新元的医疗保健服务公司Singapore Institute of Advanced Medicine Holdings(简称SAM控股)的IPO外,其余企业对本地市场的参与热情明显不足。
根据安永(EY)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全球IPO趋势报告》显示,尽管亚细安地区整体IPO数量同比下降26%,但第三季度的筹资额达到了11亿美元(约14.4亿新元),环比增长100%,这一回暖趋势主要系受到少数大规模项目成功上市的推动。与新加坡市场的低迷形成对比的是,马来西亚市场在同一时期表现抢眼。今年前三季度,马来西亚完成了33宗IPO交易,同比增长了32%。其中,连锁超市99 Speed Mart的IPO更是成为亚细安地区年度第二大IPO,筹资金额约为5亿美元(约6.5亿新元)。
与新加坡低迷的市场不同,亚太区的IPO市场在整体上有所回暖,尤其是香港市场,成为了新的焦点。中国大陆和香港在经历上半年的低迷后,第三季度的IPO交易数量环比增加24%,筹资金额环比大幅增长184%。其中,美的集团在香港完成的40亿美元(约52亿新元)IPO,成为了2024年全球第二大IPO。
从全球范围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的IPO市场表现仍显疲软,整体IPO数量同比下降14%,筹资金额锐减35%。泰国、印尼的IPO数量有所下降,但印度市场却逆势而上,尤其是印度完成了超过100宗IPO,创下20年来单季度IPO数量的最高纪录。
人工智能(AI)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使之成为了推动IPO市场回暖的关键因素。安永的报告指出,过去两年中每年约有60家AI公司完成IPO,当中约一半的公司已实现盈利。此外,目前约有50家AI公司正在申请IPO。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在科技及基础设施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对这一行业的强烈关注,安永分析认为这有望进一步带动IPO活动的复苏。
尽管全球范围内有些市场呈现回暖趋势,但新加坡的IPO市场复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专家指出,尽管美联储即将宣布降息,这可能对新加坡本地IPO市场带来一定提振作用,但长期来看,改善市场流动性才是根本所在。普华永道新加坡资本市场合伙人薛家全表示,IPO市场的表现通常与利率走势呈反向关系,随着利率的下降,股票估值可能提升,资金也可能从固定收益市场回流至股市。但新加坡市场需要更多的交易量和流动性支持,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辉立证券研究高级投资分析师胡可君指出,尽管降息可能对本地市场有所提振,但大型IPO项目的缺乏和市场交易量不足,限制了外部市场对新加坡的外溢效应。
为了应对市场低迷,业内人士认为新加坡证券市场需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寻找突破口。创投公司Wavemaker Partners合伙人桑托斯(Paul Santos)建议,新交所应将目光投向新兴市场中的创新企业,特别是在东南亚具有独特业务模式的公司。这类公司往往在早期阶段难以获得足够资金支持,而新交所可以为它们提供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助其成长。
IPO业务对新加坡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以及除牌现象增加,使得IPO在企业律师业务中的占比大幅下降。企业律师们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向合并与收购、除牌私有化、合规咨询和风险投资等领域。根据市场数据,今年首九个月新加坡有12家公司除牌,而主板的IPO交易仅有一宗。
对新加坡证券市场的改革工作已在进行,今年8月,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工作小组,探讨如何提升本地证券市场的活力。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表示,政府准备采取大胆的措施,以推动股市的复苏和长期发展。
这意味着,未来的新加坡证券市场可能在政策、监管和市场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以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新交所上市,从而重振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