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新加坡)8月6日凌晨,英伟达(NVIDIA)在官网发布长文,回应近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的芯片“后门”争议。文中明确表示其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并系统反驳了相关指控的技术逻辑与政策合理性。这是英伟达继7月31日遭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后的最新正式回应。
英伟达首席安全官大卫·雷伯署名的文章中强调,芯片设计中从未植入任何形式的“后门”或远程控制机制,恶意代码或未授权访问途径无从谈起,任何关于芯片可被第三方远程禁用或监控的说法均属误解。
针对有观点将智能手机的“查找我的手机”等软件功能类比为GPU的“终止开关”,英伟达指出,此类软件功能完全由用户选择和控制,属于开放透明的服务范畴;而若在芯片中硬编码物理终止开关,属于用户无法干预的永久性缺陷,可能引发单点故障或系统崩溃,既不符合网络安全原则,更会对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稳定性造成不可逆损害。

声明还援引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局“Clipper芯片”项目的教训,指出预设政府后门最终会因系统漏洞被恶意利用,动摇公众信任基础。英伟达表示产品安全性必须通过深度防御原则实现——即叠加多重验证、独立审计及合规测试,而非依赖集中式控制机制。
文章同时警告,若强制要求在先进芯片中植入类似“终止开关”的硬件,不仅会削弱美国科技企业的竞争力,更会对全球经济及产业链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争议源于7月31日国家网信办的约谈。此前,网信中国公众号披露,英伟达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安全漏洞风险,涉及可能被用于“追踪定位”或“远程关闭”等后门功能。此举旨在维护中国用户的数据安全与网络主权,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要求英伟达就该芯片的安全隐患作出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H20芯片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I加速卡,基于Hopper架构打造,凭借CUDA生态优势及成熟软件支持,曾一度成为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及AI初创公司的核心算力支撑。不过,近期风波加剧了市场对依赖外部芯片的安全焦虑。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英伟达虽以强硬态度否认后门指控,但其面临的自证困境不容忽视:芯片设计的封闭性天然限制外部审计,仅凭声明难以彻底消解监管及用户疑虑。
尤其在美国出口管制背景下,H20芯片已因政策反复导致商业不确定性激增,进一步强化了国内产业转向自主可控替代方案的动力。当前,华为昇腾等国产GPU已在算力规模上逐步缩小与国际产品的差距,加速推动本土AI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曾多次强调中国市场的战略价值,并于7月访华期间宣布重启H20芯片的供货计划,称美国政府已保证授予出口许可证。但此次安全争议再度将英伟达置于地缘政策与商业利益的交叉点:一方面需满足美国出口管制要求,另一方面要应对中国监管对数据主权的严格保护。
实习记者:谭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