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4,新加坡)本地金融市场近期迎来一波利率调整潮,多家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直接导致普通储户的利息收入显著缩水。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及新加坡本地流动性充裕格局延续,分析师普遍认为银行存款利率短期内难有显著回升。
汇丰银行普通客户的三个月及六个月定期存款利率,已从今年4月初的1.9%降至0.85%,一个月定存年利率也低至0.95%(最低存入3万新元)。
大华银行主打高息的One储蓄账户宣布,从9月1日起将最高年利率从3.8%降至3%。以存款7.5万新元且满足条件的储户为例,每年利息收入将减少约600新元。
华侨银行继5月调整后,8月再次下调多个储蓄账户利率:360储蓄账户首10万新元存款的最高有效年利率从6.3%降至5.45%,降幅达0.85个百分点;其他如Bonus+储蓄账户等也同步调整,综合实际收益较年初明显下滑。

新兴数码银行GXS的”Boost Pocket”定存产品利率从4月初的2.58%下调至上月底的1.58%,主要户头存款利率还将于8月6日进一步降至1.08%。目前仅星展银行等少数机构的部分促销产品仍维持相对较高利率,如Multiplier账户首5万存款利率约1.8%-2.2%,但整体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已十分明确。
此次集体降息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美联储近期未进一步降息,但市场普遍预计其将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降息。这一预期将带动新加坡金管局等全球央行跟进调整,银行提前适应利率下行趋势成为必然。
从本地市场看,作为关键利率指标的三个月新元隔夜利率(SORA)已从年初的3%以上持续下滑,近期跌破2%关口(7月数据为1.97%-1.99%),创下2022年9月以来的新低。银行存款利率通常紧密挂钩SORA等基准,自然同步承压。
此外,新加坡本地及国际资金流入充裕,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贷款需求相对疲软(贷款-存款比率下降)。银行无需通过高利率吸引存款,转而优化息差成本以维持盈利空间。加上银行间存款业务竞争加剧,共同推动利率趋向市场化平衡。
对普通储户而言,利率下调的冲击尤为显著。以华侨银行调整前的利率水平测算,持有10万新元定期存款的储户,一年利息收入可能较此前减少数百甚至上千元新币。
即便部分高门槛账户,如渣打Bonus$aver账户虽提供约3.05%利率,但需满足月存薪3000新币+消费1000新币等附加条件,也难以弥补整体收益缩水。在通胀压力下,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可能趋近于零甚至负值,传统银行存款作为”安全理财”的收益优势进一步削弱。
本地调研显示,许多依赖存款利息补充养老金的年长者,已明显感受到”被动收入”不足。这一环境也倒逼储户重新审视资产配置——要么承担更高风险转向货币基金、股票等市场投资,要么寻找少数银行的高门槛促销账户(如UOB One、OCBC 360等附带条件的产品)或公积金等替代渠道,但后者往往对普通散户存在操作复杂度门槛。
实习记者:谭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