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曼小燕:追求卓越医疗管理...

包曼小燕:追求卓越医疗管理

11477

 

新加坡医疗集团(Singapore Medical Group Limited)自2005 年成立至今,已成为新加坡发展最快的医疗机构之一。集团总裁包曼小燕(Cheryl Baumann)对《时代财智》表示,她感激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医疗业的发展,让她能够拥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创建卓越的医疗中心。

亚洲国家的一些医疗机构正在吸引高端病人。对于这点,您的策略是什么?

国家经济腾飞,高端人士日益增加。他们在就医方面要求舒适和安全,我们需要尽量满足他们。除了本地患者,我们还照顾其他国家患者,例如印尼、柬埔寨和辽国的患者。他们的英语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会在语言方面给予配合,让他们感到舒适,并提供更全面和更人性化的服务。

此外,为了应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水准的医疗技术是必要的竞争优势。集团内,我们有各个专科的佼佼者,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面都是独树一帜的顶尖人才。其实,我觉得有竞争并非坏事,有竞争才有进步。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会使同行之间更加积极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过,我认为,医疗面前,每个患者都是平等的。

你们每年的研发开销是多少?研发重心主要在哪一方面?

我们是服务业者(service provider),不是制造商,所以一点都不牵扯研发(R&D)这一项目。我们只是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有需要的人士服务。研发事项最适合留给厂家或开发商,这是他们的责任去开发更多的产品或商品。

在SMG的旗下,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体(Combination),就好像是一个配套。医疗行业最关键的就是医生,我们需要很资深的医生。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再精湛医术的医生或高素质的护士团队,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无用武之地,也难以与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医院设施、医疗设备、医生或优质服务等都是我们必备的资产,都是有价值的。再加上我们是把管理和医疗分开的,有很好的管理理念M&M Model,也就是每一个部分都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尽其材,成就医疗业的一个完美组合。

目前,SMG的哪一块业务对集团利润贡献最突出?

SMG 成立初期只有一间激光视力矫正诊所,如今已扩大到涉及其它的医疗,主要我们把它分为激光视力矫正、骨外科运动医学、重症和美容医疗等优质医疗服务。以目前来说,最初开创的激光视力矫正服务还是利润贡献最突出的。眼科还是最主要的,接下来是重症、骨外科和美容。其实,不能以利润决定他的成功或者是不成功,因为不同的领域秉承着不同的角色。

通常医疗机构会举办公众讲座。SMG的讲座有何特别之处?

起步时,由于我来自中国的背景关系,因此组织了一个华文团队,从护士、市场部甚至到医生,我都训练他们讲华语。我们是最早开始举办华文讲座,这在当时来说,是独树一帜,建立品牌的良好管道。例如,“世界爱眼日”(World Sight Day)的讲座有华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国家,虽然英语是官方媒介语,但是为了顾及其他人的需求,举办华文讲座是必须的。

医疗就是一个能造福人群的事业,再加上一些公益活动就变得更加有意义了。例如,从2008年的世界爱眼日开始,我们就呼吁患者捐赠眼镜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们也带队去辽国为贫苦居民献上爱心眼镜。在教导他们如何保护眼镜之余,同时也提醒他们对眼睛的关注。我觉得能够让那些有需求的视力障碍者受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SMG 追求的理念是什么?你们有什么举措去达成这个愿景吗?

医疗并不是只服务于少数人或是社会精英。医疗是服务于大众的。可以说,做生意不仅仅是为了钱和利润收益。我们的理念,希望用三星级的价格来提供五星级的设施,给患者一种超值的体验。做生意并不完全为了钱,要找到一个balance(平衡),在利润成效和价格方面,我们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optimal balance)。

你们会使用社交媒体,例如Facebook,在医疗事业上吗?

我们会尽量的探索,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都爱上网,所以是可以利用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帮助我们树立品牌的。但是,新加坡的医疗还是受卫生部的管制。因为是医疗,所以它的管治也是非常严格的,毕竟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所以,不是说有很多的技术平台,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来利用。

社交媒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但它有益处,但也有很多弊端。目前我们还是比较谨慎去研究这个平台所适合的领域,例如在美容这个领域就非常适合,但在重症医疗方面就不适合。无论如何,我们会选择性的进行尝试。如果成功的话,我们会在符合卫生部的规定下去推广使用。

一般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等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您是如何管理他们的?

很多人觉得医生、律师等都是社会的精英分子(elites of the society),无可避免会有强烈的荣誉感,他们肯定是不容易管理的。实际上,我觉得他们也是普通人,首先和他们要很好的交流,也要了解他们的需要。只要在基本和情感需求方面能够尽量满足他们就已经足够了。

当然,在管理方面,智商(IQ)和情商(EQ)这两个重要管理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做事情不能全靠理性,毕竟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有些事情是不能单单以理性去解决的,感性和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只要你有非常合理的理由去理论,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你有东西方的背景。你如何使用这个优势在医疗事业上呢?

我生长于中国,又在德国生活了十几年,对东西方的生活方式是有比较深刻了解的。初来新加坡的时候,我很快发觉,对于长期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东方人,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无论在生活和饮食习惯,还是思维方式,我都非常容易适应这个社会。

因为新加坡融汇了中西文化精髓,有中英文的语言优势。即便许多来自西方国家的人民都能够很快地融入进去。也正因为我有国际化的经验,所以我把这个优势运用在工作的管理和处事上。因为懂东西方的文化,所以了解很多患者的需求和期待,解决事情就轻而易举了。

医疗是您最后的事业吗?

我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母亲彭名燕是我喜爱的作家之一。其实什么是人生最后的事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找到人生的价值。

我们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对社会做出贡献、对这个社会尽责。每一个事业都有它的价值所在,尤其在医疗事业方面可以帮助到很多的人,不但解决人们疾病的痛苦,从而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别人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很好!

新加坡在人生和事业方面带给了您什么价值?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国家,无论在知识或文化方面,新加坡都能给到我一种归属感。在这里,我除了可以拥有事业平台,也能建立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新加坡作为东西文化的桥梁,让我在医疗事业方面无后顾之忧。所以在这里我觉得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在您的这个年龄阶段,您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坦白说,我现在时常思考的是如何把新加坡医疗集团推向更高的层次,把企业带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卓越的服务开拓海外市场。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市场和资源都有限,走出国门是必要的。

关于包曼小燕

包曼小燕(Cheryl Baumann)出生于中国北京,拥有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学学士学位。2005年,她协助丈夫黄克明(Felix Huang)创办新加坡医疗集团。她不仅带领集团的医疗运营团队,也在集团管理战略计划上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她也领导LSC 激光视力矫正手术中心的专家团队。自2005年11月,她出任新加坡医疗集团总裁。黄克明目前为集团执行主席。2009年,新加坡医疗集团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凯利板上市。

在2005年移居新加坡之前,包曼小燕在德国已生活了13年。在这期间,她考获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y of Cologne)法律博士学位。在开始新加坡医疗集团事业之前,包曼小燕曾在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担任律师,主理国际商业法以及大陆产业法。她也进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高级管理课程。包曼小燕喜爱文学诗歌,也有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