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欢庆国际妇...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欢庆国际妇女节 鼓励女性创新走出舒适圈

27402

(新加坡,2025.03.05)3月2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事业女性组举办了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的论坛和晚宴。当天,来自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会员、政府机构代表、优秀商专女性、企业精英、学术专家和其他社团代表逾600位嘉宾出席了活动。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

今年,新加坡进入了建国60周年。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在讲话时指出,在建国一甲子的喜庆之年,从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女性是不可或缺的领导者和创新者。

他说,现代女性长期兼任职场和家庭的责任,其毅力令人佩服。她们的敏锐力和同理心,增添了刚柔并济的领导力。他提到,政府在财政预算中,持续推出亲家庭和亲商政策,其中包括为多子女家庭设立、提供补助,以降低育儿成本压力,这些举措,国民同心,齐心协力地创造了新加坡下一个更精彩的60年!

傅海燕部长和中华总商会事业女性组理事们在台上合奏一曲华乐。

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是当天活动的主宾。她说,过去60年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全由人民推动。女性占人口半数,若未能充分释放其潜力,无异于自缚手脚,影响国家发展。

在联合国性别不平等指数、166个国家中,新加坡位列第8,亚太地区位于榜首。傅海燕部长进一步指出,自独立以来,《妇女宪章》为国家妇女权益奠定基石。“我们逐步扫除阻挠妇女参与社会的结构性障碍,落实给予妇女平等的医疗、年假以及退休福利的政策。我们追求的是公平的机会,公平的起点,而不是结果的均衡分配 不依赖配额制,而是从基本着手,破旧立新,在政治、董事会或企业多领域,以去除体系制度中直接和间接阻挠为大方向,为妇女平等取得进展。”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事业女性组(Career Women Group,‘CWG’)自1994年成立以来,多年来致力于支持和推动事业女性的全面发展。从最初的几十位成员,成长到今天拥有900多位会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商会和社会的认可。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事业女性组主席黄亦巧教授

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庆祝以“激发创新 突破界限”为主题。总商会事业女性组主席黄亦巧教授(Prof Hwang Yee Cheau)在讲话中指出,在不断变化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创新”和“突破”已成为成功的关键。新加坡是个 “小红点”,但勇于创新,突破小国的局限,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种精神也值得女性学习。她鼓励所有姐妹们勇于尝试新事物、勇敢走出舒适圈,在各个领域发挥所长,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对话嘉宾——今年3月底即将接任星展集团总裁的陈淑珊(左)和主持人——星纶控股总裁李坚辉(右)

今年3月底即将接任星展集团总裁的陈淑珊(Tan Su Shan),加入了当天的炉边对话环节。淑珊即将成为星展银行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裁,她与在座的妇女代表分享,并以“数码口红”(digital lipstick)为寓,停留在表面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创新和数码转型需要全公司共同参与,从核心开始,将整体化的运营模式转变为微服务架构。

她回忆说,19岁时那年在银行实习,当月薪金仅20元。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她认为,重视客户体验是创新的重要环节。谈到企业创新,这可能涉及文化改革,尤其对于大机构来说,比如,星展银行上下有4万员工,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她提起星展2014年人工智能转型的失败,借此提醒企业,要学会“庆祝”失败,让团队明白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只有通过尝试,才能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她也认为,女性事业的发展与家庭密切相关,尤其是丈夫需要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因此,男女双方在家庭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也应支持丈夫更好地投入家庭事务中。

和乐集团执行董事沈伟玲(左一),印尼蓝鸟集团总裁Noni博士(中)

当天的庆祝活动上还有一场小型讨论,参与嘉宾包括和乐集团执行董事沈伟玲和印尼最大出租车公司-蓝鸟集团总裁Noni博士,她们从家庭、社会和职场做了多维度分享。

Noni博士说,蓝鸟集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App的出租车公司,但是当时推出太快,并未产生效益。所以,并不是只要具备高科技,就能决胜千里。面对未来,AI 科技会带来进步,但是科技只是一个手段。女性要善于学习,她一直处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环境,包括她的父亲,Noni从中学到有逻辑地解决问题。她说,女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少一些情绪,同时,仍要保有梦想。 沈伟玲则认为,女性的茁壮成长,将受益于职场和个人。希望女性彼此鼓励,相互包容,从而打造更有活力的社会。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事业女性组主席黄亦巧教授与女性参会代表

当天的庆祝活动,不仅是一场交流与思维碰撞的盛会,更是女性力量的汇聚与绽放。正如傅海燕部长在讲话中分享自己小学第一章华文课内容,其中写着:“爸爸去上班,妈妈在家烫衣服。”而今,把女性局限在家庭的传统角色,已不符合现代女性的需求,所幸的是,有更多男性愿意分担养育子女和家庭看护责任,不少年轻爸爸也希望在子女的成长过程有更多参与。放眼未来,女性的韧性、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使她们在商界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要鼓励更多女性勇于创新,突破传统界限,开创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