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继续寻找身份的岛屿

台湾:继续寻找身份的岛屿

5651

蔡英文当选,戴立忍事件,同性婚姻争议,堪称今年最能体现台湾内部政治力与社会力的重大纪事。

台湾1

三起看似独立的事件,却能互相耦合,共同贯穿2016年的台湾,一个嘈闹,偶尔缺乏自信,经常寻找身份的岛屿。
第一件,元月中旬的总统暨立法委员选举,民进党获得史上未有的胜利,第一次同时赢得总统府及国会多数。对于本土崛起的民进党,这是过去难以想像的成就,象征着国民党过去八年的施政,遭到选民彻底否定。
这次选举另一重大意义,是马英九“亲中”路线的公民否决,也是中共开放旅游,农产品等对台策略的挫败。国民党与共产党类似的政策交易,在台湾民间常被认为是一种“买办”行为,除了少数农渔业及旅游业者,一般人感受不到这类经济统战的好处;相对而言,却带来以商逼政的疑虑,两年前因两岸服贸协议挑起的太阳花运动,堪称是今年大选的系列电影前传。
大选过程中,少有意外惊奇,彷佛结果早已写定,勉强出乎意料的是,国民党在国会的惨败程度,以及新政党“时代力量”昂然崛起。国民党从国会占有64席席萎缩到35,虽然还是主要反对党,却失去阻挡法案的否决力量;时代力量党凭借名人参政,加上较民进党更强烈的本土认同,取代过去偏独色彩的小党,拿下5席,获得党团协商的关键入场券。
这次选举,赋予蔡英文比照马英九第一任的优势:掌握国会稳定多数,而且总统兼任党主席“完全执政”让蔡政府得以强势通过针对国民党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也让她与民进党无从回避种种施政争议。
挑战来得又急又快,研议开放美国猪肉进口,取消七天国定假日的“砍假争议”、进口日本核灾地区食品,都让蔡英文遭逢支持者的强烈抗议。
蔡英文出身李登辉的政治幕僚,一向被认为是称职的谈判代表及政策研议者;相对而言,她缺乏李登辉的谋略布局及意志力,也较少陈水扁的群众魅力及马基维利式的心机手段。蔡英文的崛起,始自后扁时期的党内真空,她是派系权力妥协下的结果;也因如此,她在党内一向寻求妥协,避免冲突,如此政治性格,让她在决策之际不时前后失据,左右不讨好。
目前,蔡英文最大的政治资产,除了国会与地方山头的拱卫,就是日益攀升的本土认同,而她也正在消耗这些资产。她需要同党县市长及派系的支持,因此,她不得不在适当时机偿还人情。至于本土认同的民意,虽因她的当选,获得暂时性满足,然而,两岸对政治前景的迥异想像,由于双边官方刻意冷处理,民间对抗转而潜入台面下,像是两道互相冲激的伏流。
七月间的戴立忍事件,可视为中国网民对蔡英文时代焦虑不满的一次集体宣泄。
台面上两岸关系冷,台面下伏流冲激
戴立忍是台湾颇受好评的中生代导演及演员,他担纲主演赵薇执导的“没有别的爱”就在电影即将杀青之际,微博等中国社交媒体掀起一波指责“戴立忍是台独分子”的怒火,为了平息网民铺天盖地的洗版,据悉中国广电总局透过制片方施压,要求戴立忍必须对“反对台独,反对法轮功,我是中国人”明确表态,甚至暗示他若不从,未来将全面封杀台湾艺人。
戴立忍并未直接回应官方要求,“没有别的爱”片商宣布撤换男主角之后,他发表一篇三千多字的微博长文,除了自述生命历程,剖析为何参与社会运动,并自陈并非台独分子。他的文章无法满足中国官方及网民,他参与演出的电影一律被封杀。
在此事件中,戴立忍无疑是两岸认同焦虑的碰撞出口。微妙的是,一开始,挑起中国网民指控的源头,除了共青团的官方帐号,还有台湾的急统人士,后者在国民党面临泡沫危机,认同依附失落之际,将以往积极参与社会运动的戴立忍,理所当然视为“偏绿艺人”进而当作打击台独的象征性假想敌,因而在微博积极挑起攻击。
然而在台湾,戴立忍的声明也触发本土网民的反弹,批评他为了在中国拍戏的利益,作出迎合对岸的宣示,相关话题在岛内搅动一阵论争。
拉远来看,戴立忍的处境,正是两岸多重政治经济矛盾的缩影,他并未违反政治良心,为中国政府背书,而是凭借自己的职业才华,交换专业及经济上的酬偿。但在两岸极其敏感的现况下,一点有心撩拨,一点擦枪走火,都可能让两边网民失控,进行激烈意见对抗。
由于经济依附关系,据台湾政府部门统计,目前约有85万人常驻中国工作,这些经济因素的中短期移工,有时被迫面临不同等级的认同夹杀,从选前的周子瑜,选后的戴立忍,到长期在中国媒体工作的资深财经记者胡采苹,都曾领教“小粉红”的爱国狂热。
曾在阿里巴巴旗下新媒体担任主编的胡采苹,是台湾习称的“外省第二代”,当她试图理解父亲的故乡,六月底,却被中国网民批斗为台独,不得不“被迫休假” 。
七月间,另一位曾在“凤凰网”工作多年,网名“胡同台妹”的台湾记者宫铃,在微博及脸书留下最后一篇文章,暗指受到中国网民极大压力,精神难以负荷,随即因忧郁症去世。
因为政治冷和对抗,在险峻海峡间饱受压力与冲突的个人,两岸皆有。以台湾而言,来台念书的“陆生”是否纳入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简称“健保”)议题即为一例。
马英九执政期间,开放中国学生来台攻读正式学位,除了不能打工等“三限六不”这些年轻人原本无法加入台湾健保,挂号,看诊及药费全数自负,部分中国学生要求加入这个全球最优惠的健保体系,遭到一些政治人物强烈反对,认为会让体质不佳的健保财务更加恶化。
经过长期争取,蔡英文上台后,定调医疗是人权议题,但为平衡本土势力的反弹,最后端出的“陆生健保”方案,是必须负担全额保费,政府不加补贴,其他外籍学生一并比照。此一方案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可视为蔡政府折衷风格的代表。
蔡英文的折衷风格,也反映在第三起年度事件中。
婚姻平权法案意外掀起台湾内部高度争议
蔡政府上台后,少数普获赞扬的举措之一,就是十月间的大法官提名。在立法院同意权审查的询答中,七位被提名人有六人倾向支持同性婚姻,这波被视为开明进步的司法人事案,加上台湾大学法国籍教授毕安生坠楼死亡事件,他的同性恋背景激发许多同情,也催化开放同性婚姻的立法进度。
台湾一向被视为“对同性恋最友善的亚洲国家”选前,蔡英文就曾表态支持婚姻平权,也针对同志族群发行“彩虹悠游卡”迅速抢购一空。民进党内,最积极的立法推动者,是长期关注性别平等的立法委员尤美女,她与国民党籍立委许毓仁、时代力量党各自提出修改《民法》让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案,三者合计获得近六成立委连署支持。
眼看同志婚姻合法化近在咫尺,以宗教团体为核心的保守势力迅速反扑,十一月中旬,在立法院外集结两万人激烈抗议,甚至冲进院内,阻挡法案审查。台湾社会旋即陷入赞同,反对同性婚姻的两极辩论,主流媒体,网络社群大致一面倒表达支持,认为基于人权及性别平等,应该开放同性婚姻。
另一方面,反对阵营透过Line等社交媒体,传布各种“破坏家庭价值”,“造成道德败坏”的恐吓讯息,引发家长团体及保守人士的恐慌,又在各大报及电视刊登广告,强力攻讦同性婚姻,从一开始提出“以同性伴侣专法,取代修改《民法》”方案,接著又提出“单点修民法”,让同性伴侣成为“家属”,但仍反对同性婚姻。
这是台湾社会在政治议题外,少见的大规模民意板块碰撞;根据民调,支持与反对意见各占一半,愈年轻,教育程度越高的民众,愈是倾向赞同。
但在民意分歧情况下,蔡英文政府释放出“不急,以国会及民意为主”的风向,截至年底,双方仍在拉锯;明年春天,将是另一波决战点。
蔡英文当选,戴立忍事件,同性婚姻争议,堪称今年最能体现台湾政治力与社会力的重大纪事,细细剖分,三者交缠着政治情势,社会冲突,认同对抗,科技媒体运用等不同面向,这些嚣噪的独立事件,盘据了尖锐高亢的民间声量,显然,也可能在2017余音袅袅,甚至再次拔高。
另一层意义是,这些追求身分认同的大事件,暂时缓冲了台湾产业疲弱,人口老化,财政短绌,税赋失衡,社会安全网濒危等议题急切性;然而,这些经济或社会议题不会自动消失,在新政府迈向第二年之际,它们极可能叩门挑战,卷动为益发严峻的复杂危机。

 

文:黄哲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