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新加坡)今晚,新加坡工程师学会(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Singapore,IES)于费尔蒙酒店举行第59届周年庆祝晚宴,逾千名工程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工程界的荣耀与使命。新加坡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担任主宾并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工程师以创新精神与系统思维,携手应对新加坡未来的三大挑战,共同建设美好新加坡。

以工程化思维,迎接未来三大挑战
今年迎来新加坡建国60周年。陈振声部长以一段有趣的评语开场演讲——“一位外国朋友曾说,新加坡是一个‘被工程出来的国家’。我把这当作赞美。”他指出,新加坡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工程化思维之上——在有限资源中,通过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开创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陈振声提出,未来六十年新加坡面对三大挑战——能源、空间与全球价值链。首先是能源挑战。过去六十年,新加坡成功解决了“水的问题”,未来六十年要解决的是“能源的问题”。“清洁能源将决定我们经济与生活质量的高度。”他呼吁工程师们从能源生产、分配到节能管理全面创新,让AI、数据中心等新产业能以绿色能源驱动。
其次是空间挑战。新加坡国土已从500平方公里扩展至700平方公里,但潜力远不止于此。他幽默地说,新加坡无需通过战争,却让国土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继而,“我们必须敢于重新想象国土,向海洋、空域与地下空间拓展。”他指出,我们要为下一代营造更宜居、更高质的家园,也要让新加坡成为新产业与新梦想的孕育之地。
第三是全球价值链挑战。面对地缘政治分化与供应链重组,新加坡必须以“速度与创意”取代“规模与价格”竞争。陈部长说,新加坡要不断提升自己,“成为那个世界无法绕开的国家。而这其中,工程能力正是新加坡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的“隐形力量”——它连接不同文化与体系,也让新加坡成为“全球信任之地”。
当天的出席者中有不少年轻的工程师。陈部长肯定他们渴望贡献社会的愿望,他鼓励年轻一代投入工程事业,以使命感和现实挑战去激发,“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薪酬,而是能否用双手改变世界。”
工程师终身学习,方能继续贡献社会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曾有仁(Er Chan Ewe Jin)会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学会过去一年在工程卓越、专业发展、专业注册与国际化四大领域的成果,并强调IES作为全国工程师专业机构,致力于构建终身学习与跨界协作的生态系统。
今年,IES与新加坡军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让国防工程师可通过IES的特许工程师认证体系,取得国家级专业认可;同时也与工艺教育学院及理工学院设立评鉴中心,为技术人才提供更多专业上升通道。此外,IES主办的“世界工程师峰会2025”聚焦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基础建设与数码转型议题,展现新加坡工程界在全球永续发展中的领导角色。
当晚的出席者有近千人,晚宴现场也颁发了多个工程奖项。此外,IES正式发布新加坡工程学会在新加坡建国60周年的纪念特刊,以及“IES60”应用程序,场面隆重,为即将到来的IES创会60周年开启数码化新篇章。
“新加坡的每一座桥梁、每一条地铁线、每一个可持续解决方案背后,都有工程师的身影,”曾会长说,“工程师不仅是建设者,更是国家进步的设计者。”
IES年会不仅是行业盛会,更是关于国家未来的启示。回顾历史,寄语未来,以陈部长的话说,“如果上一代用工程解决了生存问题,这一代,就要用工程重新定义新加坡的未来——一个更洁净、更立体、更有智慧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