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3,新加坡)11月3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工厂开启试生产,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正式下线。目前,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已在全球收获7000台订单,单台“陆地航母”飞行器的价格约200万元,首批产品2026年交付到客户手中。
该工厂是全球首个采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飞行器批量生产的制造基地,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达10000辆,初期年产能为5000辆。在满负荷生产状态下,平均每30分钟可完成一台飞行器的组装。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是一款分体式设计的飞行汽车,该汽车分为陆地模块和飞行器。陆地模块又称“母车”,采用三轴六轮配置,全轮驱动和后轮转向,兼具负载能力和越野能力。
它长约 5.5 米、宽 2 米、高 2 米,可进入标准停车位,可凭传统驾照驾驶。该天线模块采用电动、六旋翼、双管道设计,采用碳纤维机身和旋翼叶片,平衡了强度和重量。270 度全景驾驶舱为飞行提供了广阔的视野。陆地模块采用增程动力,CLTC续航大于1000km,满油满电状态下能为飞行器补能5-6次,机舱内可乘坐2人。

本轮试产下线的飞行器将主要用于试验试飞,以进一步验证产品性能与生产工艺,为2025年“陆地航母”的正式交付奠定基础。工厂以汽车工业思维重构制造流程,设有复材、动力、连接、涂装和总装五大核心车间,融合了航空业的质量标准与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化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10000”这一产能数字对飞行汽车产业具有关键意义。业内专家分析指出,传统航空制造业长期受限于“千架级”离散式生产模式,存在小批量、多改型、手工环节多等问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一旦实现“万辆级”规模化生产,电机、复合材料、电池包等核心部件的单位成本有望显著下降,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模块化、自动化方向转型。
不过,小鹏汇天在适航认证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其飞行体X3-F的型号合格证申请已于2024年3月获中国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目前处于审定阶段;生产许可证申请于2025年5月获受理,但须待型号合格证通过后才能进一步推进;标准适航证则尚未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实习记者:胡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