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新加坡)明星衍生的IP正成为娱乐与商业结合的新兴增长点,展现出惊人的变现能力。中国歌手周深原创角色“周可可”旗舰店上线仅5分钟便实现销售额破千万元人民币,成为今年首个达成这一成绩的明星周边产品。
“周可可”这一形象起源于2022年热门综艺《开始推理吧》,由周深本人参与设计并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符号的IP角色。相关商品在电商平台上线后瞬间售罄,一款野餐垫单品吸引超万人付款,而毛绒玩偶更是出现“一娃难求”的现象,4万余人抢购仅800件库存,中签率低至2%。粉丝们甚至为“周可可”搭配知名潮玩Labubu的服饰,显示出超高的消费热情。
周深团队自2022年起便准备将IP品牌化,通过商标注册和商品开发,逐步构建起以“周可可”“周嫑嫑”为核心的角色体系。今年5月,“周可可”线下快闪活动成功举办,推动IP从粉丝圈层走向大众市场。

同样取得显著商业成效的还有五月天乐团主唱阿信推出的胡萝卜形象“卜卜”。该IP最初源于粉丝的自发创作,后经官方重新设计并投入商业化运营,半年内迅速跻身天猫毛绒玩具热销榜前三名,线上渠道销售额估计超过3200万元(约595.2万新元 )。卜卜不仅推出多样的周边商品,还与星巴克等品牌成功联名,马克杯首周销量突破1.2万件,市场溢价近两倍。
明星IP的商业如此成功,表现出粉丝经济已从早期的肖像授权1.0时代、虚拟形象开发的2.0时代,迈入以情感陪伴为核心、IP品牌化运营的3.0阶段。融合潮玩文化、二次元元素与粉丝的共同创作,或许会超越明星本身的市场价值。
韩国娱乐也有类似IP打造路径,如国际男团BTS推出的“BT21”IP家族,通过系统化内容运营和全球授权合作,创造了可观收益,一些韩国头部娱乐公司衍生业务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甚至超过40%。
当前,中国明星IP运营正呈现出与韩国类似的发展趋势,演唱会场外的主题快闪、联名商品限时发售、文旅合作等项目逐步形成“演出+IP+消费”的闭环模式,进一步拓宽了明星经济的商业边界。
实习记者:胡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