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新加坡)昨天,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宣布,批准共享脚踏车运营商HelloRide将车队规模从现有的1.5万辆扩大至2万辆,这一调整使HelloRide成为本地第二大共享单车服务商。此次扩容计划将分阶段实施,新增车辆将优先投放在榜鹅、盛港等东部及北部新兴住宅区,并同步优化西部核心区域的覆盖密度。
根据LTA最新政策,持有一级运营牌照的业者可通过季度评估申请车队规模调整。HelloRide 此次获批源于其过去一年在停车管理、车辆维护等指标上的优异表现——用户乱停放率从18%降至9%,车辆完好率保持在92%以上。

HelloRide 公司总经理朱政諹透露,新增车辆将采用新一代设计,配备人体工学车架、智能变速系统及手机支架等实用配件,同时全面接入LTA的“智慧停车”系统,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他指出,公司将与陆交局等政府部门密切合作,部署车队。这包括把部分车队调到新的组屋市镇、巴士转换站和地铁站外,协助应对公众第一和最后一里路的出行需求。
问及用户的骑车习惯,朱政諹说,较短的车程主要围绕地铁站和住宅区,较长的行程则以公园和滨水地区一带为主。“这种较长的休闲骑行有增加的趋势。”
作为来自中国的哈啰出行(Hellobike)海外品牌,HelloRide自2022年进入新加坡市场以来,保持“零押金+灵活支付”的特色。用户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跨境支付方式完成骑行结算,首30分钟收费1新元,后续每10分钟0.5新元的定价策略,相比竞争对手Anywheel更具弹性。截至2025年6月,该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30万,月均骑行量同比增长25%,其中周末休闲骑行占比达40%,显示出差异化服务的市场吸引力。
新加坡共享单车市场历经早期无序扩张后,目前形成Anywheel(3.5万辆)与HelloRide双寡头格局。此次扩容后,两家运营商总规模将达5.5万辆,接近LTA设定的6万辆生态承载上限。行业观察人士指出,HelloRide 的技术投入与本地化运营策略值得关注——其运维团队采用“AI调度+人工巡检”模式,根据潮汐客流实时调配车辆,同时与市镇理事会合作开辟专用停车区,有效缓解公共空间占用问题。
LTA 在批准声明中强调,此次扩容是新加坡“2030绿色交通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HelloRide 计划在新增车辆中配置太阳能充电模块,为智能锁和定位系统供电,并试点“骑行碳积分”计划,用户可通过积累骑行里程兑换公共交通优惠券。公司还将与建屋发展局合作,在组屋区增设智能停车桩,推动“最后一公里”接驳与社区微循环系统建设。
实习记者:谭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