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再填海 49公顷土地...

新加坡再填海 49公顷土地提升工业与港口

17315

(2025.05.19,新加坡) 5月17日,新加坡裕廊集团宣布将在巴西立附近罗弄哈鲁士近海开展一项规模达49公顷的填海计划,目前该工程处于即将启动阶段,相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一举措将为新加坡的工业发展与港口升级提供关键的土地资源,预计对新加坡的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新加坡再实施填海计划,用以提升工业和港口

此次填海计划位置靠近实龙岗蓄水池与科尼岛,未来计划实施后这里将发生巨大变化。根据规划,新填土地将主要用于两大核心项目。

其一,建造两个全新码头,用以取代现有的罗弄哈鲁士码头和巴西立码头。新加坡作为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港口效率至关重要。新码头将为货船、渔船提供更宽敞的停泊与作业空间,优化船舶进出与货物装卸流程,极大提升物流效率。

其二,这片土地还将预留作工业和特殊用途。在新加坡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这49公顷土地有望用于建设现代化厂房、仓储设施,或发展新兴产业,助力新加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一直以来,新加坡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此次填海计划在环保方面也制定了周全措施。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将安装消音器,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工人需接受“动物保护课”培训,若遇到海鸟筑巢、小鱼群洄游等情况,将采取绕道或停工等措施,以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在填料选择上,优先使用建筑业废料,如挖地铁产生的泥土、拆楼后的沙子等,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当废料不足需要进口沙时,也将严格确保进口沙符合来源国法规,坚决杜绝“黑沙”流入,避免对生态造成破坏。此外,新海岸线将采用特殊设计,人为制造凹凸、深浅变化,营造多样化的海洋生态环境,为鱼虾蟹等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与繁衍场所,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自1822年莱佛士铲平华利山填海建港以来,新加坡的填海历程已逾两百年。1965年独立时,新加坡国土面积仅578平方公里,如今已扩展至728.6平方公里,其中24%的土地来源于填海。滨海湾、樟宜机场、裕廊化工岛等标志性区域,都是填海造陆的成果。早期填海项目多采用较为粗放的方式,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如今新加坡填海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此次罗弄哈鲁士填海也提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公开征求民众意见 。

对于此次填海计划,新加坡裕廊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49公顷土地的开发,将在优化港口作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们也会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副教授Darren Chian博士指出,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填海是新加坡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此次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和环保措施,有望为后续土地开发项目提供范例。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城市对策中心主任楚剑博士也认为,只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强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就能将现有的填海方法转化为更环保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实习记者:谭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