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新加坡)5月14日,“新中合作-2025”海上联合演习迎来关键节点,参加联演的中新两国海军参演舰艇,从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解缆启航,驶往预定演练区域进行兵力集结,展开为期2天的海上实兵演练。
本次海上演练内容丰富,涵盖多个实战化课目。其中,通过水雷威胁区课目极具挑战性,要求两国舰艇密切协同,凭借先进的探测设备和精湛的操作技术,在复杂海况下安全通过潜在危险区域,这对双方的战术素养和协同能力是极大考验。舰炮对海射击课目则聚焦于提升舰艇的火力打击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命中目标,展现出两国海军过硬的军事技能。联合搜救与医疗后送课目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模拟海上突发事故场景,两国海军迅速响应,开展伤员救治和转移工作,检验了应急救援能力。

在演习筹备阶段,双方就展现出高度的合作诚意和专业精神。自演习开幕式以来,中新双方秉持务实高效的原则,先后进行了三轮会议,围绕兵力行动、协同配合等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不断优化行动方案。5月13日下午,双方召开航前会议,针对重点演练课目展开进一步研讨,明确了海上实兵演练阶段的通信方式、演练内容、实施步骤以及安全事项等关键要点 ,为海上演练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两国第4次海上联演,分为港岸交流、海上联演和闭幕总结三个阶段,每一次都在深化两国海军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最初的摸索合作到如今的深度协同,双方在通信协同、反海盗行动、联合搜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中新合作-2025”演习,更是在以往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战术决策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共享,提升了指挥效率,进一步拓展了合作深度。
从战略意义来看,两国作为维护海上安全的重要伙伴,通过一系列军事合作,在应急处突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东南亚海域面临着海上犯罪、航道安全等多重挑战,中新联合演习的常态化机制为区域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合作范式。例如,双方在临检拿捕课目中模拟的“可疑船只拦截”场景,与马六甲海峡实际安全需求高度契合,有助于维护地区航道安全。此外,在新加坡推动“2030年绿色计划”之际,双方在联合搜救环节融入环保应急处置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与安全议题的融合。
随着“新中合作-2025”海上联合演习海上阶段的推进,两国海军官兵将在高强度的协同训练中,进一步提升军事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此次演习不仅是对双方战术素养的检验,更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合作共赢”的安全理念,为构建更具韧性的亚太安全网络贡献力量。新中海军联合演习是两国长期友好防务关系的重要体现,此次演习不仅强化了军事技术协作,更通过人员交流与科目磨合深化互信,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提供了积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