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陈立人又从新加坡飞到了香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为了迎接“嘉庚号”停靠香港。在轮船抵港的前一天,陈立人和集友银行的领导亲临海港城现场检查筹备进展。过后,他从尖沙咀搭乘渡轮,抵达国际金融中心。他一路徒步返回香港岛中环,那是集友香港总部的所在地。晚风从维多利亚港的海面吹过,陈立人一路向时代财智记者介绍着香港的变化,这些地标建筑后的历史变迁,他如数家珍。这条路他已走了无数次,即使他拄着拐杖,脚步放慢了一些,他仍然步履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让他倍感欣慰的是,集友银行从一间小银行,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在香港本岛拥有24间分行的本地银行,且在福州和厦门有7间分支机构。
集友银行的香港总部位于中环德辅道中。银行大厦门前车水马龙,红色的巴士飞快掠过,附近的人行天桥纵横联通,勾勒出香港繁华都市的缩影。这片区域常常成为港剧中的经典取景地,而集友银行也在其中展现着独特的传奇风采。它由新加坡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历经八十载风雨,闪耀着华侨金融的独特光辉。集友银行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以行养校”的经营理念——其主要盈利用于支持教育事业。这样的使命不仅让它在香港的金融界独树一帜,更是在全球金融史上开创了先河,成为华侨情怀与金融智慧的完美结合。
陈立人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也是典型的国际化“新加坡人”。他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还精通地道的印尼语,华语普通话也十分标准。当他来到香港时,他自如地切换到流畅的粤语,迅速融入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城市。外界常常将新加坡和香港视为两座互相竞争的城市,但在陈立人眼中,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他对香港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家乡的新加坡,而在他的心目中,香港的地图是以集友银行为核心的。不论从哪个方向出发,他最终都会回到集友银行。这家银行的使命,早已成为他人生的使命。
“以行养校”的银行
陈立人不仅是香港集友银行的股东,还是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的荣誉主席、陈嘉庚基金联谊会的名誉主席。他肩负的责任因集友银行的“以行养校”宗旨而更有使命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陈立人几乎每两周便飞赴香港,参与银行的发展事务,并不懈践行推动教育的承诺。驱使他不断往返新加坡与香港的动力,来自于祖父陈嘉庚(1874-1961)和父亲陈济民(1894-1989)。
1943年,陈嘉庚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创办了集友银行。这一决定不仅是为了应对当时战乱中的经济挑战,更是出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他创立集友银行的初衷,是通过银行的盈利来支持集美学校及內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集友银行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一项独特的使命——以银行收入反哺教育,以确保其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1943年至1950年间,集友银行的主要业务集中于支持抗战物资的供给以及为中国政府和华侨社会提供金融支持。尽管面临战争和经济动荡的挑战,集友银行始终未曾动摇其“以行养校”的初衷。随着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集友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集友银行在中国大陆的业务逐渐转向东南亚和香港。此时,陈嘉庚先生依然坚持以银行支持教育事业的理念,不断将银行的利润投入到创办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中。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银行金融业带来新机遇。深圳作为企业创新与经济活力,正展现出无限的潜力。陈立人接过重担,抓住时代机遇,和团队共同推动集友银行落户深圳。他回忆道:“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取得银行开业的资质,简直是一个奇迹。” 为了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在那5个月的时间里,他亲自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多次洽谈,几乎每个月都要飞北京三次。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短短三个月内迅速且积极地做出回复,体现了双方高效的合作精神。2018年12月,集友银行深圳分行顺利开业,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银行业务的重大突破,并为其在中国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上,集友银行源自校友集资,实属“校办企业”,经过八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长为一家强大而坚实的银行,这背后是“以行养校”的坚定信仰。每位员工都以银行历史为荣,几乎人人都能讲述创办人的故事,价值观早已深植于团队文化中,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让它在众多商业银行中脱颖而出。
2017年3月27日,集友银行正式成为厦门国际银行一员。在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公布的“2023全球银行1000强”中,厦门国际银行按总资产排名第154位,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61位,连续多年入围全球银行200强。多年来,集友银行通过集美学校委员会累计派发股息和红利超过28亿港元,为华侨金融造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集美银行总部大楼里,设有“陈嘉庚与集友银行”长廊。在一个世纪的历史长卷中,一张照片又给长廊增添了新的亮点,画面是2015年陈立人先生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因为祖父带领南洋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这枚奖章认可了不朽的时代贡献,也在鼓励后辈弘扬家族精神!
嘉庚号首次访港
陈立人是陈嘉庚的长孙,因为那时年龄太小,他未曾有见过祖父的印象,但祖父的名字和精神,随着时间推移在他的记忆中却越来越清晰。8月15日夜,“嘉庚号”静静地驶入维多利亚港。8月16日早上,陈立人和儿子陈铭已早早地做好准备,欢迎“嘉庚“号的到来,此外,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为此主办“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访港开放日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
“嘉庚“号肩负着科考任务和推广海洋保护的责任,这是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首次停靠香港。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王海黎博士透露,2年前,科考船通过对来自南海、日本、葡萄牙及南极半岛等海域的深海合螅科水螅标本进行研究,发现了3个新物种,并将其中一个命名为“嘉庚合螅”(Zygophylax tankahkeei),以此向校主陈嘉庚致敬。
陈嘉庚先生深知“强国必兴海,兴海必靠人才”的道理。怀抱“振兴航业,巩固海权”的信念,陈嘉庚于1920年在集美学校创办水产科,是当时中国东南沿海闽粤地区仅有的一所私立水产学校。1925年幼增设航海科。1939年春,在陈嘉庚的倡议下,新加坡福建会馆创办了水产航海学校。
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主席、集友銀行行政总裁郑威在“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访港开幕典礼上表示,陈嘉庚先生率先在自己创办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开办现代航海学科和海洋学系,并开创性地秉承“以行养校”理念创办集友银行,大力发展华侨金融,广泛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融入祖国建设,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了中国海洋科教和人才培养的“蓝色摇篮”。
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赖虹凯希望,“嘉庚”号扬帆起航,走向世界,透过这次机会,将加强香港高校与厦门大学的学术合作,推动香港与厦门两地经济发展。
当天的开幕典礼上汇聚了来自工商政企学的重要代表,这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女士,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部长徐卫刚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处长王世发先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吴良好先生,陈嘉庚基金联谊会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先生,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首席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林广兆先生,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杨开强先生及“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船长包腾臻先生。
陈立人的儿子陈铭也跟随父亲来到香港。最让他开心的是,这次见到了他的姑姑婶婶。陈玉玲是陈嘉庚四子陈博济的女儿,她在香港出生,那时正在战争时候,证件不幸丢失们无法回新加坡,于是她入籍香港。如今,她和先生含饴弄孙,其乐融融。胡广华则是陈嘉庚二子陈厥祥的外孙,她是一名颇有名望的香港金融界专业人士。她在香港取得了事业成功,但仍然保持新加坡身份,或许这是对出生地念想和祝福的保留。
当年,陈六使、李光前等在陈嘉庚的感召下,积极响应倡导汇款回国。陈六使的孙子拿督陈锡远(Dato David Tan)也参加了开幕典礼,他说,没有陈嘉庚,就没有陈六使,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这种想法。这次参加“嘉庚”号访港活动,也让他感受父辈的影响。“嘉庚”有着永不过时的时代精神,除了给予,就是奉献。
如今,“嘉庚”号驶入香港这片祖父曾频繁往来的土地。陈立人不禁回想起自己儿时乘船,要经过三天两夜才从新加坡到香港的情景,那时的他还无法理解祖父的伟大事业。他感慨道:“‘嘉庚’号不仅仅是一艘船,承载着我祖父毕生的信念与梦想,也是对祖父‘兴海必靠人才’理念的致敬。
香港是第二故乡
位于威灵顿街的一家酒店,是陈立人和儿子陈铭每次来香港比较喜欢入住的地方,原因是这里靠近德辅道的集友银行中环分行,走路过去不到10分钟。这一带,老字号的小店比比皆是。陈立人进入餐厅,一口地道香港话的服务员马上前来问候,好像他们认识了很久。
在不远处的阁麟街(Cochrane Street),有一家“年华”裁缝时装店,专门订制旗袍和长衫。陈立人和老板是多年至交,他说自己的中山装都是在这里订制,只要把尺码寄过来,无需亲自飞来香港,老板夫妇也能做出一套合身的旗袍。裁缝店看似简陋古早,但他们的客人不乏海外的名人政要。
因为时常要参加正式活动,陈立人对着装非常重视。他喜欢买布料请裁缝做衣服,而不是买成衣。通常他会在家里用白醋泡15分钟,然后洗出晾干,以防脱色。之后把料子寄到香港,“年华”老板已经有了他的尺寸,不用量体,老板就能做出符合他身材的衣服。陈立人说,他非常喜欢蜡染(Batik),还有马来西亚的伊卡祭典用布(IKAT),此外,东南亚的布料团案含有特色的民族风,风格易于搭配,不像西式需要整套穿着。他的“蜡染风”有长袖、短袖、正装和休闲等近百件,儿子陈铭也非常喜欢,有时父子可以共衣服穿。
香港不仅仅是陈立人发展集友银行事业的重要据点,也是他情感上的依托之地,甚至儿子陈铭也在香港留下成长足迹。陈铭10岁时,就开始跟着父亲往返香港。他也像父亲当年一样,未必了解这些大人们的事业。现在的陈铭,几乎熟悉香港的每一条街巷,甚至那些隐藏在地下层的小店,他总能轻巧穿梭其中,仿佛与这座城市有着天然的默契。
疫情之后,陈铭结束了在欧洲近30年的生活,回到了新加坡。他逐渐意识到父辈所从事的事业是多么伟大,而此时年迈的父亲,已拄起了拐杖。陈铭毅然决心留在新加坡,承担起推动慈善事业和延续“嘉庚”精神的重任。
在陈铭的领导下,陈济民教育基金(Tan Chay Bing Education Fund)焕发出新的生机,帮助贫困的视障学生以及富有艺术才华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陈铭也活跃在东南亚,再接再厉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展现“嘉庚”教育精神,通过社会经济项目促进社会团结和经济发展。他在2024年创立了“亚洲影响力基金会”(Impact of Asia),这一基金会旨在通过社会影响力投资,推动区域的教育与社会发展,并将于10月4日于新加坡主办“纪念陈嘉庚150周年论坛”。
在香港没待几天,陈立人又赶回新加坡,支持非盈利组织新加坡水彩画会主办的第55届“缤纷色彩”主题年展,这里有不少老艺术家多年来一直是他的挚友。他出生在新加坡,新加坡是他承载家族使命的起点。香港却似他与家族的“第二故乡”,他感受到的是一份与家族和事业紧密相连的情感归属,还有他的亲人们,如同散落的珍珠,现在重新又把他们串到了一起,这条线就是“嘉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