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定

新美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定

23468

(8月1日,新加坡)昨天,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新加坡共同签署了“123协定”(123 Agreement)的民用核能合作文件。

我国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右)星期三(7月31日)会见来新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取自黄总理脸书)

在布林肯访问新加坡期间,两国决定扩展双边关系至新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民用核能。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表示,新美两国正在把双边关系扩展到新领域,共同了解新技术,以评估新加坡未来可使用的能源。

“123协定”是根据美国“原子能法”第123条命名。根据该法,美国与其他国家或组织在重大非国防核合作前,须签署核合作协定。该协定须满足九项核能不扩散标准(non-proliferation)。目前,美国已与24个合作伙伴签署了“123协定”,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和越南。

这次协定的签署,将允许新加坡获取原本受美国出口管制的核相关技术信息,为新加坡在核能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开辟新的可能性。

维文强调,“123协定”为新美深化民用核合作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框架,符合安全、安保和防扩散的最高标准。他认为,现有的传统核技术并不适合新加坡。但面对民用核技术的发展,新加坡必须跟上这个迅速演变的领域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突破。

新加坡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也表示,虽然新加坡尚未决定是否使用核能,但近期的技术发展,尤其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方面的技术,为新加坡提供了新的探讨方向。

新加坡政府在联合声明中重申:“新加坡还未针对核能部署做出任何决定。”在作出这一重要决策之前,政府将对核能的安全性、可靠性、成本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关注,确保当可行的核能选择在可想象的未来问世时,新加坡有能力进行妥善的评估。”

目前,新加坡国内许多先进的核反应堆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并未广泛商业化应用。

专家们对此表示,新加坡在决定是否采用核能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考量,改变社会对核接受度很重要。尽管核能被誉为零排放的清洁能源,但人们普遍会存在对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担忧。部分反对者指出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灾难和最近的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凸显了潜在核灾难的恐怖。

新加坡国立大学可持续金融和绿色金融研究所的布罗德斯托克博士(David Broadstock)强调,核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但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过去的核事故上。因此,提高公众对核能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理解至关重要。

新签署的协议将为新加坡在核能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开辟新的可能性。

专家们也普遍认同,新加坡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利用先进的核技术来支持国家的气候目标和能源需求的同时,要谨慎地考虑核能安全。

布罗德斯托克博士认为,这次签署协定的目的是解锁核知识,推动相关研究,这与我国多年来在是否采用核能发电问题上的审慎态度是一致的。

国大能源研究所所长李宝胜副教授也指出,核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能源选择,需要在强大的核治理框架下进行探索。他提到,签署“123协定”是新加坡在核能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开辟了全新的核研究机会,为可持续和具韧性的能源未来做出贡献。“我们必须谨慎看待核能发展,彻底评估核技术的安全、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行性。”

新加坡政府在联合声明中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所有降低发电领域的碳排放,同时维持能源安全和成本竞争力的方案。“我们在过去的努力上,进一步开发能力,更好地了解全球先进核能的发展,并愿意考虑与能够支持我们在核科学和安全推行能力建设的国家合作。”

在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不稳定背景下,在俄乌冲突、中东局势持续影响下,全球能源危机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国家国内能源供应吃紧,能源成本持续飙升,为了保持自身能源产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核能视为一种弹性、可靠和低碳的能源。

国际能源署(IEA)于2023年10月发布“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核电是当今仅次于水电的全球第二大低碳电力来源。美国当前大力支持核电发展,将其视为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关键部分。2022财年预算中,白宫申请了18亿美元用于发展核能,比2021年增加了50%。

美国是新加坡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布林肯在记者会上提到,两国间的经贸数据展现了美国对新加坡的巨大信任和信心。布林肯说,美国与新加坡在推进全球重点议题,如清洁能源转型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协定的签署以及他此次访新行程,使美新合作关系更广、更深,并且更有效。

新美签署的协定需经过美国国会审议,预计于2024年底生效,有效期为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