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3年5月26日)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今天在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SUTD)表示,尽管“攀比”的生活态度确实存在,但新加坡不应该成为一个仅仅追求排名的社会。

他是在大学举办的设计创新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当时论坛正进行到专题讨论环节,主持人科技与设计大学戴礼翔教授向三位嘉宾提出了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参与讨论的还有,科技与设计大学校长张道昌教授(Prof Chong Tow Chong)、MVRDV建筑规划事务所创办兼合伙人Nathalie de Vries教授、资生堂数字转型办公室全球战略、创新和教育负责人Roxanne Ong女士。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设计创新论坛上参与专题讨论 摄影:张俊

王瑞杰今年62岁,曾担任新加坡财政部长和教育部长,虽然两年前主动请辞了李显龙之后的新加坡第四代团队领导人,但身为国家副总理,他仍然积极参与各类政府活动。他在今天的讨论中强调,”国际上的有些排名,譬如人均GDP和预期寿命,是对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但他也认为,新加坡不应该总是通过追逐各种排名来证明自己的地位。譬如,联合国2023年世界各国幸福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的幸福指数在世界位列第25位,比2022年上升了两位。但王瑞杰却对此直言不讳:”如果我为这份排名感到幸福,那么我就是有问题了”。

他告诉在场450多位观众以及近2000名论坛网上参与者,当他担任新加坡教育部长期间,一些小学生曾告诉他,他们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总是公开将他们的学业成绩与其它孩子做对比。对此,他表示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岛国,的确存在攀比的心态,但通过与他人比较着实无法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

“如果幸福取决于外界评判,我们将永远不会感到幸福…… 无论你多聪明,总有人比你更聪明;无论你多成功,总有人更成功;无论你多富有,总有人更富有,而富豪榜的排名也是风水轮流转,这个世界没有常胜将军”。他认为与其追求国际排名,新加坡更应该着力建设成一个人尽其才的社会:成年人真正相信自己的事业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学生们能够放飞梦想。

在两个半小时的论坛中,王瑞杰除了分享了他对“幸福感“的理解,还对可持续经济的定义进行了评论。他认为,除了对环境的考量,可持续经济还包括社会支持和社会共识的可持续性、经济本身的可持续性、以及一个国家的韧性。

当提到社会可持续性,他相信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来自技术和创新。数字化、人工智能的进展将对就业和技能的未来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但他也提出了问题:“我们会进入一个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所有人类的世界吗?还是我们会进入一个人类学会如何更好利用所有这些技术的世界?”

“我知道当谈到可持续性时,你们可能更多地关注环境问题,但‘可持续性’这个术语有许多方面。如果我们将可持续性定义为我们能够持续到未来的某件事情,那么它不仅仅是关于环境的。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包括其他让新加坡继续成功,并成为我们年轻人能够成长和拥有未来的地方的因素。”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2023设计创新论坛演讲嘉宾合影 摄影: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