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资首选地

新加坡:中资首选地

6212

作者:严秀菱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最新公布的“2017年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显示,新加坡已优于美国成为中国海外首选的目的地。分析人士向《时代财智》记者表示,这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愈发紧张的贸易关系以及美国政府抑制中国海外的投资。

自2013年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截止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中国已与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50余份“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

随着倡议的一步步深入,“一带一路”的庞大规模已经不能用“一”表示,而发展成“带路倡议”(BRI, Belt Road Initiatives)。这不由得令人想到15世纪初,郑和7次下西洋,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那么今天,中国的“带路倡议”无疑是在延续郑和远航旅程的意义。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势均力敌,利益考量已不再像600年前的郑和时代那么简单,中国大规模的海外投资会如何促进邻国经济发展,或带来更具竞争性的局势?

中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心态

自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显示,中国对发达国家仍然保持较高的海外投资兴趣,在新兴市场获得明显收益的格局下,投资海外依然对中国保持着巨大的吸引力。报告显示,新加坡、美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投资者的首五个的焦点。

经济学人智库的分析师王丹向《时代财智》透露,新加坡在排名上优于美国,主要有两个因素:愈发紧张的贸易关系以及美国政府抑制中国海外的投资。此外,特朗普政府也明显地缩紧美国对中国的经贸政策。

新加坡优越的商业环境,显然也提高了作为投资地的价值。不仅如此,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也是中国投资者通往东南亚市场的优势;中新两国之间的密切关系都是促成今天新加坡被列为最佳选择的原因之一。但是重中之重,新加坡是这个“带路倡议”的重要节点,这个国家不仅提供了商机,同时也是一个贸易投资的底风险平台。

中国对外高涨的对外直接投资(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彼此相互作用。某种意义上,存在高风险的投资,也往往减弱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全球的商业参与程度。与此同时,中国也尝试解决自身问题(例如过剩的工业产能),或者通过实现其他政策议程(比如在国际事务中提高影响力),来提升影响力。

固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更像是一个竞争对手,因为相对于其富裕的国际对手,中国的成本优势明显,特别是在核能或电信等利润丰厚的业务中。在王丹看来,中国目前的海外直接投资目的是加强贸易,而不是直接竞争。

王丹解释道,中国企业要取得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通常会采用恰当的战略,在思维上权衡风险和机会,来应对国外投资上所带来的挑战。企业要善于利用国家政策,即中国政府所鼓励的领域(金融、高科技、带路相关等)迅速采取行动才能稳固在对外投资中的地位。

王丹也留意到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对举债方面所持有的谨慎态度。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SOE),有充足的资源在非盈利的项目上投入更多资金;但是中国私人企业对海外扩张的步伐可能放慢,因为他们在项目上有更实际的眼光,确保不会过度借用资金。

她也以在“带路上”失败的案例提醒投资者,主要是投资者不谨慎的做法。这些进军海外的商家缺乏对当地政治、劳动法规、汇率和其他的宏观变量的因素进行深入调研和考量。

中国给海外和新加坡带来的商机

经济学人智库的“2017年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报告还涵盖了五大产业的排名,分别是:汽车、消费品、能源、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行业。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金融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在影响其海外投资方向。中国汽车厂商比亚迪(BYD)也已经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电动巴士的制造基地。像腾讯(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也开始在亚洲投资电子商务创业生态。

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泰国和伊朗类似的中国企业投资沿线国家也借着“带路倡议”提振自己的行业,排名大幅提高。尤其在电信行业占据了带路沿线国家前十位的大部分位置。

王丹认为,中国“带路倡议”将为新加坡市场开创商机。新加坡在消费品和金融服务业上已经排名居前,存在巨大商机。此外,新加坡也是中国承包工程的十大目的地之一。物流业是新加坡的另一个重要行业(也是中国政府对外直接投资提倡的领域之一),她预测这个行业将会吸引更多中国资本的关注。

中美对新加坡的影响

该报告称,现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逐渐改变和影响了整个东南亚和亚洲的权力格局。新加坡在中国的战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和国家治理上,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学习模式。

在王丹的预测里,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加坡企业甚至是新加坡的政府调整战略,使新加坡的战略与中国议程趋于一致。有关项目包括“带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MIC2025),因为当货币环境收紧时,这些项目具有政策优先权和获得信贷的机会。

随着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不断地提升,新加坡可能会在中美之间的差异里面临极大的困境(例如澳大利亚为了平衡与美国的关系,取消了一些“带路倡议”的项目)。

王丹强调,中国与美国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贸易战。虽然很多亚洲国家需要在中美之间取得平衡,新加坡也能做到,可能有些时候需要平衡美国的感受而放弃一些中国的投资。

“当前仍是关注中国企业国际扩张的大好时机, 但企业在针对相关地区、国家和产业开展投资时应更具选择性。” 王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