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时评】谁说不能拒绝物...

【财智时评】谁说不能拒绝物质

9949

 

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离去,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他的居家位于新加坡Oxley路38号,距离繁华的乌节路不到半公里,可谓是闹中取静的高级住宅区。近期有记者前去参观,看到的只是已经褪色的瓦,风干的油漆片挂在墙上晃动。据说这是100多年前犹太商人盖的房子,是一栋就算不拆除很快也会倒塌的房子。但是,建国总理李光耀自1945年在这里居住,已经住了75 年。
 
引用一位新加坡不动产业内人士的说,李光耀的家是只有一个大型建筑物的“单一平房”样式。虽然面积比较大,但几乎没有现代人认为的'漂亮’元素。据他所知,38号被划分为重建地区,无论如何都要被拆除新建了。
 
李光耀生前曾这样描述他的房子,“只有大,有5间卧室和原来佣人住的3间房屋”。他的遗言提到,“我的房子不要建成纪念馆等国家性的纪念地区,拆掉!”这些想法也是处于对“邻居”的考虑。自己的房子如果就这么留着由于警备问题,周边不能盖高层建筑,邻居们会有所不便。2000年左右,悉尼早报的彼得翰姆记者曾是李光耀的邻居。他回想说:“从年轻时起,李光耀的政敌很多,家门前经常有示威,晚年柯玉芝女士经常在前院凝视前方”。
 
在李光耀看来,去世后留下一座房子给别人瞻仰显然不符合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印度的首任总理尼赫鲁的房屋,英国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房屋最后都成为废墟”,“房子太老,墙壁都要裂开了,就算房子没了,子孙也不会惋惜的”。
 
李光耀家里的客厅摆放着简单的桌椅,多年未换。即使在总理公署的家具中,有些沙发只要能用,他就坚持用。他说,当外国投资者能够理解这种节约和谨慎,会对新加坡感到更加放心。
 
新加坡的一位前新闻工作者回忆和李光耀六次见面的经历。尤其是在他家中的拍摄时,映入眼帘的是办公桌放置的那些书报办公用具,还有那些丝毫不影响他办公的简陋又过时的家具。一位马来人部长回忆和李光耀在冬季去中国出差的情景。当李光耀得知他没有冬天御寒的大衣和靴子,就直接建议这位马来人部长向其他官员借用,这样更节约。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悼念李光耀展览物品中,有一块由工人赠送给他的劳力士手表。那是在一次工资争议中,他代表工人并维护他们的权益,而获赠这支手表。他的那件蓝色夹克衫,
 
能够拒绝物质享受,李光耀做到了这一点。是因为他是伟人吗?是也,不是也。
 
春秋时,齐桓公喜欢穿紫绢袍服,全国都跟着穿,当时紫绢是一种高档衣料,价值相当于白绢的5倍。齐桓公犯了愁问宰相管仲:“全国百姓都穿紫绢不止,我该怎么办?”管仲曰:“您想制止百姓穿紫绢,何不试着自己不穿紫绢,并对左右人说:我讨厌它的气味。”齐桓公照办了。当天,朝廷官员中不再有人穿紫绢,第二天,都城百姓没有人穿,第三天,齐国境内没有人穿紫绢了。这小事说明了“上行下效”的道理。
 
时下的社会现象告诉我们,上面的一举一动都对下面的人起到一个榜样或偶像作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大人物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乃至个人生活及兴趣爱好,都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重要影响。
 
他是凡人,有妻有儿有孙。他超越了凡人,他对物质的自律严格,也要求他的家人和团队这样做。当他的灵柩穿过新加坡的街道,两旁夹道的群众喊着他的名字,绵延15公里为他送行。我相信,作为国家领袖,没有比来自人民更崇高的认可了。
 
俗话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在对待物质享受上,李先生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作者:宋娓/时代财智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