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再看《君王论》

今日再看《君王论》

11377

未来一切的战争都是为了商业。时代不同了,这场无止休的商战却推动了繁华。近年,《君王论》(意大利语:Il Principe)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第一巨著,地位与《孙子兵法》不相上下。需要提及的是,在西方近代史的这500年经济发展史,都与此著作不无关系。
 
《君王论》成书于1513年,作者马基雅维利(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是文艺复兴时的重要人物。自1800年以来,现实的西欧国家以《君王论》为开疆拓土的法则,霸占半个世界的领土成为他们的殖民地,之后工业革命的商业战略也尽显扩张理论。过去说,战争是为了政治;现在说,政治是为了商业。目前世界的企业,看到不少《君王论》的影子。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或许我们应称他为苹果的“马基雅维利”。他的行为粗野,喜好牢牢掌控局面,且有偏执的保密手法;他天性冷酷没有亲信,总在打击他的对手。他有8万个员工,往往把同事赞扬一番后,又大骂一顿。这是媒体给他的写照,说他是君王论的翻版。
 
1960年之前,新加坡的开国总理李光耀在短短30年间,使到小小的岛屿成为世界上金光灿烂的亮点,因为长期政治稳定,吸引大量投资涌入。他认为,如果一位领袖不能坚定地领导,又怎么可能明智地执政。“在受人尊敬和令人恐惧之间,我宁愿选择后者。假如无人害怕君王,君王将一无是处。”这是马基雅维利在他经常被人引述的《君王论》中的说法。
 
1979年,当时中国国家主席邓小平在上任不久后访问狮城。他曾用墨宝,写下《向新加坡学习》。这种谦虚的精神,使得中国在30年间,便崛起成为世界睹目的强国,震古烁今。
 
孙子有句名言说,“为胜不复”。凡是用过成功的法则,不能作第二次使用。《君王论》一般上都是用在政治上或战争上,对付敌人的霹雳手段;对照以孙子的话,便是“非危不战,非得不用”。也许,早期的新加坡是用君王论来过桥,以后则是后备的或是酌量而用;为了长治久安,那将是一个孙子的年代。

相对《孙子兵法》来说,《君王论》显得生硬难懂,读者更需要一些文学造诣。然而,两书都拥有一套科学性的哲学,有不少形而上的启发。因此,要从概念以及抽象之外去发挥,以收到艺术上的境界,最终达到美学的目标。此外,为了要达到超熟稔与纯青之外,在学养方面则非要有超凡的程度。此正如毛泽东,刘伯温那般,已经是饱学之士,再去认真研读孙子,然后作出《兵经百篇》及《持久战》。
 
虽然《君王论》似管理界的圣书享受到君主床头书的待遇,但是问世以来毁誉参半的评论从未停止过。因为过去拜读君王论的人,几乎都是躲躲藏藏的,无形中就设下了交流局限。随着历史的阴云退去,到了20世纪后期,人们才逐渐地能够以平静的心情和科学的态度来予以研究其作者激烈的言论、满腔的热血。

作者介绍:吕罗拔(Robert Looi)
 
马来西亚孙子兵法学会会长,新加坡商联总会名誉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特邀顾问,山东广饶孙子研究中心特邀顾问,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作家。热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将孙子兵法运用于分析世界形势和经商实践。著有《瀛海游踪》、《我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散论》、《漫谈孙子兵法》、《兵法·事业·人生》及学术论文百余篇。自1991年开始在吉隆坡、新加坡、中国大陆及香港等地进行孙子兵法讲演,至今超过700场次,23年来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