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阵痛与结构性选择

转型的阵痛与结构性选择

10335

春节长假,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对我说,在国外大家都觉得中国的股市很奇怪,成长股估值高、蓝筹股估值低,这跟发达国家完全不一样。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是一枝独秀,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股市则呈现出了明显的反差。A股运行指数显示,上证指数在2013年累计下跌6.75%的基础上,2014年以来再下跌3.38%;深成指在去年累计下跌10.91%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再下跌6.22%。

  可是,主板指数并非中国股市的全部,中国创业扳指去年以来一直成为A股的领涨指数。该指数从2012年12月4日见底585点回升,到2014年2月7日再创历史新高至1532点,只用了短短14个月时间,指数上涨达260%。中国创业板指不仅走势远强于A股主板,还在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涨幅中排名第一。

  事实上,经济转型的阵痛必然带来市场的结构性选择。对此,我们必须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其一,新兴市场是风险偏好型的市场,所以其资本市场更青睐新兴产业。换言之,结构性只要体现了新兴市场的典型特点—长期发展向好、现在基数低、未来增速快—二级市场肯定喜欢。加之,中国股市处于一个转型期,处在一个散户跟风、炒作比较明显的时期,小盘股远比大盘受追捧。

  其二,政府扩大直接投资的需要。振兴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比如智能机器、绿色经济、航空航天、信息安全、传媒文化、TMT、移动互联、生物技术等。但这些都是由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来支撑的,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体系很难对此做风险定价。而资本市场天生就喜欢也擅长对此类核心优势做定价,所以在中国,如果要顺利转型,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必然的。

  其三,从估值角度看创业板无优势,而创业板公司不能借壳重组以及IPO(新股发行)加快,将使得小盘股的稀缺性发生改变。在增量资金入市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后市随着IPO等的推进,以小盘股为主的创业板将遭受压力。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看,市场的投机性氛围仍难消退。加上部分创业板公司具备高成长性,资金短期内反复炒作小盘股的概率较大。故从趋势上看,投资者可以顺势而为,操作上以逢低买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