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2, 新加坡)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New World Development,简称新世界)与外国投资者的融资谈判陷入僵局,凸显这家负债累累的地产商在筹集资金上步履维艰。
知情人士透露,谈判停滞的主要原因在于郑氏家族与潜在投资者在“控制权让渡”问题上分歧过大。外界关注的资金注入计划,可能因此告吹。
根据《彭博社》早前报道,郑氏家族正寻求引入合作伙伴,以获得约100亿港元(约16.8亿新元)的注资,并以股权作为交换。
近期,包括黑石集团(Blackstone)及凯德集团(CapitaLand)等机构均曾提出投资意向,但谈判进展有限。消息人士称,郑家对要求的尽职调查尚未全面配合,也未就投资条件给予明确回应。
尽管新世界今年初成功完成创纪录的110亿美元(约143亿新元)贷款再融资,但由于债务规模庞大,公司仍急需额外资金来减轻负担并维持运营。据彭博汇编数据,新世界目前尚有约79亿美元(约103亿新元)债券待偿,截至6月底新世界总负债达到2135亿港元(约358亿新元)。
私募股权业者、香港开元资本(Kaiyuan Capital)董事经理陆修泉(Brock Silvers)指出:“若郑家不自行注资,即使债务重组获债权人支持,也难以令市场信心恢复。”
市场担忧使新世界股价自2019年高位以来暴跌86%,市值蒸发约156亿美元,其永续债券(perpetual bonds)价格也仅相当于面值的45%。
知情人士称,家族内部意见不一亦加剧问题。郑氏家族成员众多,其中逾半并未在新世界董事会任职或持有直接股权,不少人更倾向将资源投向个人事业。郑家旗下其他企业包括由郑家纯(Henry Cheng)之女郑志雯(Sonia Cheng)共同领导的周大福珠宝集团(Chow Tai Fook Jewellery Group),以及儿子郑志刚(Brian)和郑志刚弟弟郑志亮(Christopher)管理的家族投资公司。
部分家族成员担心,即使投入巨资救助新世界,最终仍可能因外资入股而失去对核心资产的控制权。郑氏家族目前仍在评估多种方案,包括引入不同投资者或出售资产。
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榜,郑氏家族总财富约为317亿美元,是亚洲最富有家族之一。新世界由郑裕彤(Cheng Yu-Tung)于1970年创立,是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
新世界发言人及周大福企业代表均未回应置评请求。凯德投资(CapitaLand Investment)表示不评论市场传闻,黑石集团亦拒绝置评。
为缓解债务压力,新世界上周宣布以最高19亿美元的新债置换部分现有美元债,显示早前的再融资未能彻底改善公司现金流。尽管9月获得约39.5亿港元贷款,但金额较原先目标少约75%。
据CreditSights新加坡亚洲区策略主管曾竹君(Zerlina Zeng)估算,新世界本财年(截至明年6月)或面临高达150亿港元的资金缺口。公司主要资产,包括维港文化汇(Victoria Dockside)、新世界大厦及机场旁的“11 SKIES”综合项目办公楼,已被抵押予银行。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张杰夫(Jeff Zhang)指出,银行目前不太可能扩大对新世界的风险敞口,并倾向要求更多抵押品及更高利率。香港银行体系近年来已经加大了对地产贷款审查,坏账规模已升至20年来最高水平。
此外,新世界在“11 SKIES”项目上还背负每年18亿港元的最低租金承诺。公司正与机场管理局商讨豁免部分租金,但谈判尚未有定论。投资者在结果明朗前,也不愿推进任何投资计划。
消息人士表示,由于涉及政府机构,短期内难有结果,预计年底前难以达成协议。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高级经济师吴卓殷(Gary Ng)表示:“无论结果如何,新世界必须获得更多资本注入来降低杠杆。这是一场关于‘家族愿意出多少钱’与‘投资者愿承担多少风险’的拉锯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