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新加坡)曾因明星光环而红极一时的连锁火锅品牌“上上谦”,近日宣布关闭其在广州的最后一家门店。至此,该品牌在中国大陆仅余上海南京东路一家门店仍在营业。11月6日,上上谦官方发布“广州闭店通知”,表示因租约到期,广州门店将于12月15日正式停止运营。
上上谦的崛起与知名歌手薛之谦密切相关。2012年,薛之谦看准餐饮市场机遇,投入个人积蓄甚至售房资金,与友人共同创立了首家“上上谦”串串香火锅店。创业初期,薛之谦深度参与经营,从选址、厨师的甄选到食材采购的谈判,无不亲力亲为。他曾表示,每天仅睡五小时,全力投入店铺运营。
该品牌早期以鲜明的“夜店风”设计脱颖而出——黑色墙面搭配宝蓝色灯光,营造出独特的用餐氛围,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前往“打卡”。在其鼎盛时期,上上谦拥有八家直营店和约二十家加盟店。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2017年时,该品牌单日营业额可达150万元人民币。
然而,随着薛之谦逐步退出经营,品牌发展出现转折。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19年2月,薛之谦退出上海上谦投资人行列,由其父亲薛良园接任股东及监事职务。2020年后,上上谦在公众视野中的能见度明显降低,偶有关注也多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

2020年,上上谦位于上海的两家分店先后被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出餐具中存在大肠菌群问题,并受到行政处罚。这些事件对品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红星资本局分析指出,上上谦虽凭借明星IP在初期成功吸引流量,但其菜品缺乏差异化优势,消费者多出于“打卡”心态光顾,而非对口味或服务的认可,这种短暂流量难以转化为持续客源。社交平台上,亦有网友评价其“价格偏高、分量偏少、味道普通”。
上上谦的收缩是明星餐饮品牌整体退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众多明星投资的火锅品牌经历类似发展轨迹。如陈赫、叶一茜等人创立的“贤合庄”,在专业代运营公司助推下,两年内迅速扩张至八百余家分店,但随后接连出现管理问题:2021年,多家门店倒闭注销的消息引发热议;杭州一分店发生天花板坠落伤人事件;随后又爆发加盟商维权纠纷。郑恺的“火凤祥”火锅也曾卷入抄袭争议。
根据窄门餐眼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11月,贤合庄全国在营门店已缩减至25家,“火凤祥”则仅存31家。
江瀚认为,明星餐饮品牌陷入困境的核心在于商业模式的本末倒置——过度依赖流量红利,而忽视了餐饮业本质的产品力、供应链与持续运营能力。此外,明星本人通常不参与日常管理,导致品牌战略与实际运营脱节。一旦明星热度消退或出现负面舆情,品牌便迅速失去市场支撑,陷入“高开低走”的发展困境。
实习记者:胡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