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0, 新加坡)当特斯拉董事会在9月提出向首席执行员马斯克提供企业史上最大规模的薪酬方案时,外界以为他必须完成堪比“登火星”级别的任务,才能在未来10年内获得价值8780亿美元(约1兆1419亿新元)的特斯拉股票。但《路透社》分析却发现,即使马斯克未能实现多数高难度目标,他仍可能获得数百亿美元报酬。
董事会在提案中称,马斯克要“彻底改变特斯拉与人类社会”,在机器人、自动驾驶、股价与利润等领域实现突破,否则他将“一无所获”。
《路透社》分析发现,根据马斯克的绩效条件及十多名高管薪酬、企业估值、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专家的意见,他只要完成部分相对容易的目标,就能获得超过500亿美元的股票奖励。
研究机构Equilar为《路透社》的分析显示,即便仅达成两项较容易的目标,加上适度股价增长,马斯克也能拿到约260亿美元,比其他八位顶薪CEO的终身收入总和还多。这些高管包括Meta创办人扎克伯格、甲骨文联合创办人埃里森、苹果的库克及英伟达的黄仁勋等。
多名汽车行业专家指出,马斯克的汽车销售目标“相当容易”。若未来10年平均每年售出120万辆汽车,并让特斯拉市值从目前的1.4兆美元增至2035年的2兆美元,他便可获得82亿美元股票,而该销量比2024年还少50万辆。
面对销量下滑,特斯拉本周已推出更低价版本的Model Y与Model 3,以刺激销售。
不过,专家指出,董事会设下的三项与产品开发有关的目标措辞模糊,可能让马斯克在未显著提升利润的情况下仍能获得巨额奖励。例如,目标之一要求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软件拥有1000万订阅用户,但并未要求系统实现真正无人驾驶,只需达到所谓“高级驾驶系统”即可。专家指出,这一术语没有行业标准定义,马斯克甚至可通过降低价格达标。
另一项目标是投入商用的100万辆无人出租车(robotaxis)。虽然文件写明“车辆内无人类驾驶员”,但专家认为,这仍可被解释为允许远程操控或车内备用人员。目前特斯拉在美国德州奥斯汀正进行小规模的试运行。
此外,马斯克还需达成生产100万个“机器人”的目标。该定义并未限定为“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s),而是任何“具移动能力并运用人工智能的实体产品”,让专家批评其标准过于宽泛。
根据方案,马斯克每完成一个技术或产品目标,若公司市值同时达到2兆至8.5兆美元区间,即可获得特斯拉1%的股份。他必须至少担任公司高管7年半才能兑现奖励,但一旦目标达成,即可获得相应表决权。
特斯拉董事会回应称,若公司市值未接近翻倍、未完成运营目标,马斯克将“分文不得”。
不过,《路透社》分析指出,马斯克仍能在未达利润目标的情况下获巨额报酬。董事会设定的八个盈利门槛介于500亿至4000亿美元之间,而特斯拉2024年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仅为166亿美元。
目前特斯拉电动车业务增长乏力,新款车型有限,Cybertruck销售表现不佳。然而,只要股价温和上涨,马斯克仍可能获得高额奖励。若未来10年特斯拉股价年均上涨6.4%,公司市值即可达到2兆美元——增速甚至低于标普500指数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高德斯坦(Seth Goldstein)认为,若维持市场平均增长,特斯拉市值十年内达到3兆美元“并非不可能”,但这仍取决于“尚未实现的未来产品”。
专家指出,真正的挑战在于利润,而非估值。若要兑现全部奖励,马斯克必须推出切实可行的新产品与业务模式。
尽管外界批评目标宽松,部分投资者仍认为马斯克是唯一能推动特斯拉成为人工智能巨头的人。南加州大学教授凯文·墨菲(Kevin Murphy)表示:“这些较低层级的奖金对他意义不大,他追求的是历史性的技术成就。股东似乎也认同——他们相信,只有马斯克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