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新加坡)昨天(10月10日),厦门航空宣布,首架以陈嘉庚命名的国际航班——“嘉庚号”正式启航,这是厦航首次以人名为航班命名。此次“嘉庚号”航线从厦门直飞新加坡,航班号为 MF851,厦航为此举办了命名仪式与首航盛典,陈嘉庚长孙陈立人与曾孙陈铭特别出席见证。

从一艘船到一个航班:四周到四小时的跨越
百年前,陈嘉庚(1874年-1961年)从厦门港出发,漂泊四周方抵达新加坡,开启了他在南洋的商业与教育传奇。百年后,他再次“抵达”他事业腾飞的起点——新加坡——只是这一次,时间是四小时。
厦门与新加坡有不少相似的文化符号。厦门的街道与建筑,散发浓浓的旧日南洋风情;厦门的整洁市容与摩登高楼,恍惚间如同置身新加坡的某个角落。而今,厦门和新加坡,“陈嘉庚”让这两城更加紧密。当年,陈嘉庚在新加坡立业,在厦门兴学;一生“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从南洋橡胶王到华侨领袖,他将商业利润悉数投入教育事业,创办了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村,奠定了今日厦门“嘉庚精神”的文化底色。
“没想到,会有以祖父名字命名的航班,”陈立人感慨道,“希望‘嘉庚号’让更多国际旅客认识厦门的美景与文化,增进新中两地的联系与合作。”作为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需要常年往返于新中两地,弘扬传承嘉庚精神事业。

嘉庚精神,从地面到天空
今天的“嘉庚号”,不只是纪念一位侨领,更是新时代厦门与新加坡共叙情谊的象征,更让人们重新认识镌刻在厦门大学校训石上的信念——“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嘉庚”二字早已嵌入厦门的城市血脉:不仅有陈嘉庚创建的厦门大学,还有嘉庚剧院与嘉庚书房。今年,恰逢新加坡与中国建交35周年,厦航特别将厦门-新加坡航班冠名为“嘉庚号”,将嘉庚精神在多维空间维度上延展——
- 海洋上,有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七年间航行近19万海里;
- 陆地上,有厦门地铁1号线“嘉庚号”列车穿越他倡建的高集海堤;
- 太空中,有“嘉庚一号”可回收火箭划破天际;
- 天空中,厦航启动直飞新加坡的“嘉庚号”航班;
在新加坡华族史上,陈嘉庚占有重要地位,他是20世纪初期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其贡献在新加坡留下深远的历史痕迹。陈嘉庚对新加坡教育贡献巨大,创办了新加坡第一所华文中学的南洋华侨中学等华社子弟教育。新加坡地铁有“陈嘉庚站”(Tan Kah Kee),2019年在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周年发行的20元钞票上,也印有陈嘉庚肖像。
陈嘉庚的曾孙陈铭说,以“嘉庚号”命名的航班,从跨越海、陆、空、天展现嘉庚精神,赋予“嘉庚”这一时代精神新的维度。嘉庚不仅属于厦门、属于新加坡,更属于世界。这也激励着陈嘉庚的后辈们,继续延续和发扬嘉庚精神中“诚毅”信念,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