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壁垒重重 中国低价产品...

美国壁垒重重 中国低价产品转而席卷全球

17208

(2025.9.23 新加坡)   媒体报道,美国对华征收高关税已五个月,这段时间中国对美出口明显下滑,然而,中国出口引擎依然势不可挡,在美国以外火力全开,今年料将创下破纪录的1.2万亿美元(1.54亿新元)贸易顺差。

低价产品冲击当地市场 但不能失去中国货

彭博指出,即便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受到限制,中国制造商依然毫不退缩:印度8月对华的采购量创下历史新高,运往非洲的货物有望刷新年度纪录,而销往东南亚的出货量也超过了疫情期间的高峰。

不过,彭博也察觉到,中国产品四处飙升的现象正令许多入口国提高警惕,它们不得不估量如何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冲击,又不激怒北京。

今年迄今为止,只有墨西哥公开“反击”,提出对中国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包括汽车、汽车零部件和钢铁。但其它国家也面对必须回应的压力。据一名知情者透露,印度当局近几周已收到50份呼吁调查倾销的申请,调查对象包括中国和越南。

在印尼市场贴有中国品牌的标签 ,不仅便宜而且质量好。

印尼贸易部长也承诺将严密监控汹涌进口的中国货。此前社交媒体上流传许多视频,显示中国商企炫耀——他们以低至0.8美元的价格向印尼城市出口牛仔裤和衬衫的计划,这引发印尼当地舆论哗然。

尽管冲击不小,但这些国家不太可能以大动作挑战中国。他们不能在美国之外再卷入另一场贸易战,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闹翻。这为北京争取了缓冲时间,其年度增长因而不被美国关税腰斩, 打脸许多经济学家的预言。

一间总部位于香港的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经济咨询公司,中国研究副主任贝多尔(Christopher Beddor)表示:“一些国家之所以低调抵抗中国,可能因为它们和美国还在进行关税谈判,他们不想自己反被指责破坏贸易秩序。有的对中国暂不加征关税,是想以此作为与美谈判的筹码。”

在应对中国出口冲击上,许多国家小心翼翼行事,比如南非贸易部长已建议不要对中国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而是寻求更多中国投资,虽然今年中国的入口车翻倍增长。

中国电商巨头天猫在拉美的每月活跃用户自今年1月以来飙升了143%,为此,智利和厄瓜多尔悄悄地对某些低价中国产品收取税费。巴西虽曾恫言对中国货品采取更强硬措施,但今年夏天仍为中国电动车比亚迪提供了免关税窗口,以方便其在当地加快产能扩张。

出口贸易超乎预期 但企业未从中受益

虽然中国出口商企表现超乎预期,但激增的贸易并未让他们更富裕,也没有缓解他们在国内的问题。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1.7%。为响应国家 “反内卷” 政策,制造商通过大幅降价来清理国内产能、增加出口,结果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顽固性通缩。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4月对世界宣布关税之前,新兴市场就已担心中国商品过剩往外倾销会导致它们制造业岗位流失。印尼前总统佐科维曾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200%的关税以保护本地产业。巴西则上调了针对中国钢铁的关税。甚至越南也曾暂时限制中国在线零售巨头,以保护本地卖家。

事实证明,外国很难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免受中国庞大工厂产能的冲击。

佳富龙洲研究主管克罗尔博(Arthur Kroeber)表示:“美国及其它国家的保护主义更像是纸老虎,因为中国出口商竞争力极强。” 他们 “既能消解部分关税冲击,也有大量规避手段,比如通过转运或将后期生产环节转移到低关税国家。”

中国高科技硬实力 海外市场难以抗拒

其实,中国近期出口的显著增长,很大程度源于全球对中国创新高科技的依赖。中国对欧洲和澳洲等富裕市场的销量增加显示,北京已经找到不少新买家。

近日,苹果决定在印度生产供应美国市场的全部iPhone 17机型,尽管最终成品打上“Made in India”的标签,但芯片、屏幕等核心元器件却依然依赖中国。

印度是特朗普 “意外造福” 北京的最佳例子。上个月,中国对印出口创下125亿美元纪录,这主要是因为苹果虽将iPhone生产快速转移至印度,却仍然依赖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和模具。

根据中国官方数据,今年7月中国企业向印度出口了价值近10亿美元的芯片,以及数十亿美元的手机及配件。今年迄今,这些货品的价值几乎已达到2021年全年水平,预计将超过去年的纪录。

摩根大通印度首席经济学家奇诺(Sajjid Chinoy)表示:“中国上半年表现好于预期,其中部分原因是中国非常巧妙地找到了其它出口市场,包括欧洲,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刷掉对美出口放缓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也为中国提供了竞争优势。人民币与美元一起对欧元等货币走弱。澳洲的麦格理银行此前估算,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处于自2011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本月的降息可能进一步拉低美元和人民币,以刺激全球需求,但将提升中国出口竞争力。

尽管全球各国对中国出口忧心忡忡,中国的出口洪流并不容易被遏制。伦敦绝对策略研究公司(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的沃夫(Adam Wolfe)指出,相比许多国家,中国更有能力找到替代美国的市场。

他斩钉截铁说:“中国已经展示了打入其它市场并攻占份额的能力,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我不认为今年剩下的时间中国的出口会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