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业 补位新加坡食品供...

越南农业 补位新加坡食品供应链?

16850

(2025.07.18,新加坡)无论是货架上的生鲜果蔬、还是餐桌上的海鲜炒菜,新加坡人的食品供应链中,越南的贡献不可忽视。今天,在越南驻新加坡使馆的场地上,一场“蔬菜水果节”让这个链条更加具象化:现场有11家来自越南的农业代表企业,与新加坡的分销商、进口商以及餐饮界代表展开交流,探索在分销、加工、物流、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7月18日,越南驻新加坡贸易办事处主办越南蔬果节。当天的参展商,带来的都是新加坡耳熟能详的美食。

越南果蔬出口在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71.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80亿美元,越南驻新加坡大使陈福英(Tran Phuoc Anh)指出,新加坡是越南出口的关键市场之一。随着双边合作机制的完善和供应链对接的深化,榴莲、芒果、香蕉、红薯、辣椒等越南农产品,正快速占据新加坡市场的货架与厨房。

新加坡对食品的进口不仅由依赖,而且要求严苛。新加坡食品局(SFA)执行副总裁梁德耀(Leong Der Yao)在致辞中表示,新加坡市场竞争激烈,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极高。新加坡的进口商不仅关注法规合规,更重视产品规格,例如颜色、重量与外观标准。政府也鼓励外国合作伙伴在进入新加坡市场时,进一步对接这些具体要求,以提升竞争力。

新加坡食品局执行副总裁梁德耀在致辞中表示,新加坡市场竞争激烈,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极高。

30.30愿景,政府或将重新检讨

新加坡超过90%的蔬果依赖进口,这使国家食品系统高度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疾病暴发与地缘政治影响。正因如此,新加坡在与国外和区域国家建立稳定、高效的食品贸易关系时,更加注重安全保障、供应物流与来源多元化。

早在2019年,新加坡政府便提出“30·30愿景”,力图在2030年前实现本地自产食品满足国人30%营养需求的目标:20%来自蔬果,10%来自蛋白质类食物。疫情期间食品供应中断,让这一愿景显得更为迫切。

但现实却不容乐观。根据新加坡食品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本地种植蔬菜仅占整体消费量的3%,不仅远低于目标,也比2023年的3.2%有所下降;海鲜自给比例更是从2023年的7.3%降至2024年的6.1%。虽然鸡蛋农场的单位产量提高了12.8%,蔬菜和海鲜的单位土地产出也分别提升了1.8%和5.4%,但在寸土如金的新加坡,仅1%的土地可供农业使用,整体产能受限极大。

事实上,新加坡本地农场的总数也在萎缩,从2021年的260家下降至2024年的225家。2024年5月,时任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表示,关键不在于数字是否达到,而是新加坡是否已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产业是否迈在正确的路上。未来几年,政府将视发展情况,重新检讨“30·30愿景”的可行性。

扩展海外食品供应链,永远是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拓展海外食品供应链始终是新加坡的战略选项。而越南,正是其中最具潜力的合作对象之一。

越南拥有超过8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全国有约860万务农人口。仅水果一项,年产总量已达3,500万吨,涵盖香蕉、芒果、火龙果、柑橘、西瓜、山竹等多种热带水果,其中不少已进入新加坡市场。越南不仅可供应生鲜产品,还持续拓展冷冻、干货及加工食品的出口能力,逐步满足新加坡消费者对高质量与多样化的需求。

Agrochain带来香甜的热带果和创新包装的椰子水(左)。Cansy’s Garden带来农场的芒果,负责人正在用越南咖啡和牛油果调配新式口味咖啡(右)

越南驻新加坡商务参赞高春胜(Cao Xuan Thang)补充,在蔬菜方面,越南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产量达2,000万吨,平均每公顷产出19.2吨。除红薯、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外,还有大量辣椒、香草和药草类产品,非常适合出口加工与餐饮用途。

新加坡果菜出入口公会副主席戴成裕(Tai Seng Yee)指出,该公会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而越南是最具成长性与稳定性的伙伴之一。尽管2024年新加坡蔬菜整体消费量下降3%,但本地农场在技术创新下,单位土地产出反而从227.2吨提升至231.4吨,实现“以少产多”,在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新加坡尤显宝贵。

越南对新加坡食品系统的贡献并不限于果蔬。据2021年数据,越南是新加坡第三大海产来源国,占比15%。新加坡当年共进口13万公吨海产,其中仅25%来自马来西亚,17%来自印尼,其余则分散自78个国家和地区。可见,越南在蛋白类食品上的供应地位同样不容忽视。

越南蔬果节,主办方越南驻新加坡贸易办事处与越南参展方合影。

新加坡拥有全球最广泛的食品进口网络,汇聚来自187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来源。然而,新加坡的食品愿景的实现,稳定安全的区域合作是重要因素,尤其像越南这样的农业伙伴。新加坡的长期策略,也正在将区域农业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国人餐桌上的安全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