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新加坡)本月初,随着中国内地数十家上市家居企业陆续公布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行业内部“龙头领跑、分化加剧”的趋势愈发清晰,马太效应更加显著。
以防水材料闻名、被誉为“防水茅”的东方雨虹,以206亿元人民币(约38.1亿新元)的营收位居行业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同为建材巨头的北新建材,营收达199.05亿元(合36.86亿新元)。软体家具领域的领军者顾家家居与定制家具的龙头欧派家居,则分别以150.1亿元和132.1亿元的营收,稳固了其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然而,行业前四之后,营收规模出现显著断层。排名第五的三棵树营收为93.92亿元,未能跨过百亿门槛。更值得关注的是,有19家尾部企业的前三季度营收均不足10亿元,它们的营收总和甚至不及100亿元。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排名前十的家居企业总营收为1158.4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64.25亿元,出现了约0.5%的小幅下滑。尽管降幅非常微小,但行业仍在下行。前十强中,包括东方雨虹、北新建材在内的六家企业营收同比出现下滑,多于保持增长的企业。东方雨虹管理层在与分析师的沟通中坦言,上半年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尽管第三季度有所回暖,但仍未能完全抵消前期影响。
在此背景下,“出海”正成为中国家居家企寻求增长的关键策略。在营收前十且实现正增长的四家企业中,顾家家居与梦百合这两家软体家具企业尤为突出,其营收同比增幅分别达到8.77%和10.29%。它们不约而同地将增长动力部分归功于海外业务的强劲表现。
顾家家居于第三季度初宣布,计划投资约11.24亿元人民币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生产基地,旨在深化其亚太市场布局。甚至传统上聚焦国内市场的建材企业也加入了出海行列。东方雨虹在今年相继完成了对香港企业的收购,推进了马来西亚工厂的试生产,并于7月以约8.8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智利一家知名建材零售企业,明确将“海外优先”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
在营收前十的阵营中,有三家企业均来自建材领域,是占比最高的细分行业,它们分别是东方雨虹、北新建材和三棵树。这似乎与外界“建材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冲击最重”的普遍认知有所出入。专家指出,这得益于头部企业强大的品牌效应、多元的渠道布局以及在逆境中快速调整业务结构的能力,例如东方雨虹降低了风险较高的工程业务比例,三棵树则大力拓展零售渠道以对冲压力。
在统计的约60家上市家居企业中,营收排名垫底的十家企业里,超过半数同样属于建材行业,但它们多集中于板材、木材等细分领域。这些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品牌溢价与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场需求疲软时首当其冲,被动承受业绩下滑的冲击,与头部企业的差距越拉越大。
实习记者:胡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