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新加坡)近日,多款新能源热销车型通过现金立减、金融免息等促销方式下调售价。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分会)数据,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均价已降至15.8万元(约2.93万新元),为过去六年来首次跌破16万元大关。
包括智己、阿维塔、理想在内的多个品牌已加入促销行列。据上海某智己经销商透露,智己L6近期推出无门槛现金立减3000元,并提供5000元预付款兑换1.7万元现金抵扣券的优惠。2025款的阿维塔12 则直接下调价格3万元,裸车价降至25万元以内,并配套两年免息分期方案。理想汽车则通过整合车型版本、将选配升级为标准配置的方式实现“增配降价”,以提升产品性价比。
乘联分会统计显示,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综合促销幅度升至10.2%,新车平均降价力度达1.9万元,降价车型共计23款,其中纯电动车型占7款。纯电动领域成为降价主力,部分车型如东风风行菱智纯电动、秦PLUS等较此前最低指导价降幅超10%。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当前价格竞争呈现“新车直接突破价格下限”的特征,而非单纯增配不降价。

回顾近六年数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均价经历波动下行:2019年至2023年分别为16.8万、17.5万、16.3万、16.9万、18.4万和16.3万元,而今年前9个月均价已进一步下探至16万元。崔东树认为,价格下探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驱动——入门级纯电动车型市场占比提升,而价格较高的混动与增程式车型占比收缩,形成结构性拉动。
今年9月,中国微型车市场已实现100%新能源化,A0级(小型车)与A级(紧凑型)车型新能源渗透率分别达80%和44%。其中5万元以下细分市场增长显著,前9个月销量达67万辆,超越过去四年全年水平,显示低价车型对市场扩容的推动作用。
降价的深层动力亦来自核心原材料成本下降。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约为9.1万元/吨,较2023年下跌约65%,而近期价格已进一步下探至7.4万元/吨左右,为车企调整终端价格提供空间。行业观察家指出,电池技术迭代、供应链优化与规模效应共同构成降价基础,而短期“价格战”则反映车企应对库存压力与政策补贴退坡的策略选择。
实习记者:胡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