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指数划分雇主类型 ...

新加坡新指数划分雇主类型 助企业与员工共赢

16823

(2025.10.14) 为了打造更加优质的职场环境,新加坡人力部今天推出一项评估雇主表现的新指数,断定绩效优异的企业基本属于哪个型态的雇主:是帮助新进员工踏出其职业生涯第一步,或不断提升其技能,又或者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留住人才。这套指数不是给雇主打分排名,而是为了帮雇主发现自己可以改进的空间,实现雇主与员工双赢。

人力部长陈诗龙今天在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学院宣布推出这项名为“新加坡职场进阶指数”(SOI)的标准时表示,  这个做法在新加坡施行属于首例。指数是由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与美国非盈利组织Burning Glass Institute合作制定,BGI 曾为美国与英国制定同类指数。  

在这套新指数下,雇主的表现可被分为三类:助起步型(Career Launcher)、促成长型(Career Builder)或稳发展型(Career Anchor)。助起步型雇主优先考虑雇员实际能力而非学历,为被忽视的人才提供机会;促成长型雇主则通过系统化的培养路径帮助员工成长成功;稳发展型雇主则通过维持雇佣关系不辍,建立长期稳定与互信的工作环境。

新加坡人力部推出一项评估雇主表现的新指数

指数根据的是经过验证的政府数据,以此鉴定雇主在五个关键方面的表现: 员工职业发展和升迁的机会、员工的薪酬水平、招聘和吸引人才的能力、员工的留任率和公司稳定性,以及公司对待性别的公平和多样性。

根据人力部,推出这套指数的目的是为雇主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帮他们了解自己的决策对就业者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人力部也指出。与许多指数不同,职场进阶指数不是基于雇主自己呈报的资料,而是政府数据,包括工资、教育、年龄及性别等信息。该部补充说,数据涵盖近100万名新加坡居民和约1,500家机构,雇主里有公共部门。

陈诗龙在推出指数的讲话中透露,BGI依据有关数据发布了一份纵观全国职场情况的报告,其中点出若干重要发现,包括指出雇主对员工职业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他阐述说,不论市场环境如何,雇主在招聘、培养员工、以及对人力管理上所作的总决策,会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成果,结果会出现很大不同。

例如,在因为看重员工而在新指数上排名前 20% 的公司,其员工在入职一年后极有可能留任,而排名底层 20% 的公司的员工则较不会。前者比后者的留任率相对高出 2.2 倍,薪资水平也高出 3.4 倍。此外,前者在下一份工作中能获得更高薪资的机率高达 86%。

陈诗龙接着说,绩效杰出的雇主每个行业都有,既有中小企业,也有跨国公司,但这些雇主之所以脱颖而出,并非取决属于哪个行业或规模,而在于它们 “矢志实践良好的人力管理”。

陈诗龙称新指数的作用不仅仅提供参考,它将帮助企业提升其员工能力,也将成为一个表彰优秀雇主和大家学习借鉴的平台。明年初,职场进阶指数网站将会更新,展示各类卓越雇主案例,每一案例体现不同的优秀实践模式。是具体示范,指示如何将职岗打造成持久且有意义的事业。

“需说明的是,这套指数不是排名工具,” 陈博士强调。 “它提供一个统一的参照,帮雇主与员工更清晰理解公司会影响职工的表现,并辅助双方做出更有见地的决定。”

为此,人力部鼓励雇主参加由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及新加坡工商联合会举办的深入探讨此一课题的研讨会。这些研讨会将协助企业将职场进阶指数的洞见应用到现实的员工管理和培育策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