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新加坡)中秋节将至,各家各户开始选购象征团圆的月饼,为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做准备。为确保民众吃得放心,新加坡食品局近日展开专项稽查行动,对本地月饼生产业者加强监管,通过抽检产品、排查污染物等方式,确保公众食用安全。

去年中秋节前,一款D24榴梿冰皮月饼因被检出“蜡状芽孢杆菌”含量超标而被召回。蜡状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可能引发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为避免类似事件重演,食品局此次重点检查了月饼生产设施的合规性、食品处理与储存流程,并与厂商沟通强化安全规范。同时,稽查人员从全岛各类食品场所采集月饼样本,送至国家食品科学中心进行深度检测。
食品检测中,食品科学家先将月饼样本放入无菌袋中均质化,再涂抹于培养皿上,观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情况。部分检测还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精准筛查特定菌群。食品科学家伊万表示:“我们不仅针对单一细菌,还会系统检测多种常见致病菌,不同菌落在培养皿上呈现的颜色与特征,成为我们识别风险的重要依据。”
新加坡的中秋节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特色,除了经典的莲蓉、豆沙月饼,榴梿冰皮、奶茶流心等创新口味也深受本地食客喜爱。月饼不仅是节庆食品,更承载着家庭团聚的文化意义。因此,食品安全尤为关键。食品局强调,保障食品安全需当局、业者与消费者共同努力。从生产、运输到销售与食用,每个环节若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污染风险。
日常监管中,食品局对本地生产与进口食品实施统一标准抽检,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一旦发现食品不适合食用,会立即采取召回等措施。2022年至2024年间,新加坡共发起77起食品召回,涉及物理、化学污染及过敏原未申报等问题。
随着佳节临近,食品局也提醒消费者选购月饼时注意储存条件与保质期,拆封后尽早食用。唯有各方协力,才能让象征圆满的月饼,真正为中秋增添安心与温情。
实习记者 胡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