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9, 新加坡)尽管高调进入日本市场已有两年多,但比亚迪(BYD)的销量依旧低迷,这家中国电动车巨头正试图通过“价格战”来扭转局面。
尽管比亚迪已经在日本开设了第45家销售网点,并推出了第四款电动汽车车型,并声称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一款电动“Kei Car”(轻型汽车),但自2023年1月至今年6月,比亚迪在日本仅售出5300辆汽车。已上举措并未显著提振需求,比亚迪目前正转向降价促销,试图借此提振销量。
在中国市场,价格战曾使比亚迪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品牌,但也引发了行业监管。如今,比亚迪在日本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提供高达100万日元(约8667新元)的折扣,加上日本政府的补贴,这使得其电动汽车的最终售价可降低接近50%。
然而,在日本汽车市场,降价促销的做法极为罕见。彭博行业研究资深汽车分析师吉田龙夫(Tatsuo Yoshida)指出,虽然打折的做法在中国市场效果显著,但在日本却可能适得其反。这种策略可能让早期高价购买的消费者感到被欺骗,同时也会损害车辆的转售价值。
日本市场的独特壁垒
比亚迪在日本面临的挑战,凸显了外国汽车制造商进入该市场的普遍困境。日本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如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有着根深蒂固的忠诚度,且更偏爱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而非纯电动汽车。
这种对本土品牌的压倒性忠诚度曾让许多国际品牌折戟沉沙。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旗下的土星(Saturn)品牌因销量不佳而退出日本市场;现代汽车(Hyundai Motor Co.)在2009年撤离后,也正在尝试重新进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正在迅猛增长,其海外扩张战略旨在应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激烈竞争。
尽管面临短期阻力,比亚迪仍选择坚守日本市场。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今年在日本新车销售中的占比预计仅为3.4%,但未来几年市场有望实现增长。
吉田龙夫认为,“赢得日本市场不是关键,留下印记才是。” 他指出,能在世界上最挑剔的消费者群体中获得哪怕一点点认可,对比亚迪来说都至关重要。比亚迪真正希望的是,即使经济上不完全合理,也能在与世界上最挑剔、最注重质量的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业绩记录。
目前,比亚迪要想从日本本土制造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6月,比亚迪所有车型在日本的总销量为512辆,而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的樱花(Sakura)——日本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同期销量则高达1137辆。吉田龙夫表示,比亚迪目前的销量可能不足以覆盖员工薪资和维持展厅运营。
与此同时,其他备受日本消费者喜爱的汽车品牌也正纷纷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本田汽车(Honda)本月推出了首款紧凑型乘用电动汽车;丰田和铃木汽车(Suzuki Motor Corp.)也已宣布计划今年联合推出一款Kei Car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