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发族消费力成经济新希...

中国银发族消费力成经济新希望?

16764
在老龄化浪潮下,中国正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从营养品到智能产品,各家企业都在努力捕捉老年消费者的市场机遇。

(2025.08.27, 新加坡)在中国,一个庞大且日益富裕的消费群体正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新焦点。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北京政府正积极推动“银发经济”,鼓励企业开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以期为疲软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一名家住北京,今年78岁的退休人士王女士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她毫不犹豫地为自己花钱。她不但花费了8000元人民币(约1438新元)报读了减肥和降低血糖的营养课程,还花了1200元(约216新元)买了一双阿迪达斯的运动鞋。

王女士没有子女,是一名前公务员,她的月退休金额高达1万元,高于平均水平。她表示,她自己也会定期购买纽西兰进口的牛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我把精力放在为自己过上好日子上,这是我最重要的目标。”

像王女士这样的退休人士,在中国就有大约3亿人,他们构成了中国“银发经济”的核心,这一群体正受到政府的积极关注和推动。

早在2021年,中国政府就在一项政策指南中为老年人提出了“新时代”的概念,呼吁“大力培育”银发经济。到了今年,当地政府的行动力度更是空前,迄今已经发布了至少20项相关声明,敦促企业改善食品、健康和老年护理服务,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并专注于新的商业模式。

其实,当地政府之所以如此迫切,原因有二。首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非常快,预计到了2035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亿,这个数字大致相当于美国和意大利的总人口。其次,由于贸易紧张和房地产债务等一系列经济问题,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信心正在下降,导致整体消费增长乏力、通货紧缩和就业不确定性。

经济学家指出,中国过去4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得老年人积累了可观的储蓄,这让他们能够比上一代节俭的老年人更自由地花钱。研究公司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也显示,从2015年到2025年,中国由60岁及以上人群主导的家庭总消费支出可能增长129%,远超整体人口79%的增长率。

欧睿国际消费者洞察高级经理贾娜·鲁德(Jana Rude)表示:“这表明,成熟消费者的数量不仅在增长,而且他们的消费速度也在显著加快。”

尽管老年家庭的平均消费低于年轻一代,但从总体上来看,他们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欧睿国际预测,从2025年到204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总支出将增长两倍以上,而同期总人口的消费增长率预计为136%。到了2040年,该研究机构估计,60岁以上人群的消费将占中国总消费支出的34%,高于目前的24%。

科技企业抢滩“银发科技”

目前,中国当地一些公司也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银发消费者。其中,拥有百年历史的珠宝首饰公司老凤祥(Lao Feng Xiang)就在今年6月份推出了一款AI智能眼镜,并宣称已“跨界进入银发科技”。这款眼镜专为老年人设计,能够提供“适老体验”(elderly-friendly experience),包括协助阅读药品标签和菜单等小字,提供语音导航,甚至能进行“情感对话”以提供陪伴。

科技巨头小米(Xiaomi)也在其手机和电视中增加了许多适合老年人的功能,并提供了远程协助功能,让子女可以通过智能灯和空调等设备轻松控制父母的生活环境。

平安集团(Ping An)作为一家综合性保险和医疗企业,也表示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和产品是一个巨大的增长领域。自去年年底以来,平安推出了数百项居家养老服务,例如一个用于监测健康和环境风险的AI系统。这项服务始于2021年,目前已扩展到75个城市。

现实的挑战:银发消费力是否足以力挽狂澜?

尽管中国政府和企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经济学家们指出,归根结底,银发族的整体消费意愿往往并不那么强。

此外,尽管像王女士这样的前公务员享受着丰厚的养老金,但中国城镇退休人员的平均月养老金要低得多,只有大约3000元(约540新元)。而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金甚至低至200元(约36新元)。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Alicia Garcia Herrero)认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不太可能强大到足以抵消通缩压力或推动更广泛的经济增长”。

在北京另一名退休人员乔力(音译,Qiao Li)就是一个例子。他最近一次大额消费是花了5万元(约8995新元)购买了一条木珠和绿松石项链,但总体而言,他更喜欢用闲钱购买新鲜蔬菜,与亲戚分享。

有鉴于此,虽然“银发经济”前景广阔,但它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则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