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新加坡)在中美贸易紧张与全球粮食安全议题再度升温的当下,世界正迫切寻找新的经济与农业应对路径,而扩展食物种类、丰富人类食谱,已成为全球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在此趋势中,红薯——这一度被视为“穷人食物”的传统农作物——正加速完成身份跃迁,在中国不仅跻身主粮之列,更以“粗粮中的黄金”之姿,稳步进入健康食品市场,展现出可观的产业潜力。时代财智2025年5/6月期,特别以紫心集团创办人梁承旺的故事,来分享这一令人启发的农业科技故事。
- 选择创业传统农业,构建起覆盖种植、仓储、研发、制造、销售与资源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 在连城成功打造“地瓜模式”,可复制的中国乡村经济振兴样本;
- 在新加坡上市,也是全球唯一以红薯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

红薯“由地底上高枝”的故事,正是紫心集团创办人梁承旺20余年创业历程的生动写照。出生于中国福建长汀的他,于2009年创立紫心薯业,自此带领企业从最初的红薯加工起步,拓展至种苗基地、鲜品销售、生物产品开发,再至构建完整的农业科技生态系统。他将原本不起眼的红薯,成功推向中国餐桌的新主食地位,打造出融合产业、品牌与技术的现代农业样板。
当前,中国政府正将红薯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业振兴与产业结构重整迎来新的关键节点。梁承旺凭借多年实战经验与稳健布局,正站上这一历史拐点的战略高地。凭借前瞻视野与执行力,他所带领的紫心,不仅是一家农业企业,更成为连接民生需求与农业科技的重要纽带。
紫心集团总部位于连城——中国主要的红薯产区之一。集团以“生物科技 + 红薯循环经济”为核心逻辑,建构起覆盖种植、仓储、研发、制造、销售与资源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土壤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的生态闭环。该集团不断推进产品研发,2025年年初已推出益生菌发酵红薯皮饲料与多款红薯休闲食品,并成功取得首批订单。
作为可复制的乡村经济模式,梁承旺主导的“地瓜模式”不仅在福建连城本地取得成效,并成功推广至海南省临高县的乡村振兴项目,发展规模达2万英亩。他更擘画未来十年将在中国布局100万亩自有红薯种植基地,于重点城市建设30个农业示范园与100个红薯仓储中心,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战略储备与农业智能化水平。
紫心集团自2016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SGX: 42W),不仅是新加坡资本市场上极少数来自中国的农业企业,更是全球唯一以红薯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其独特的双重身份——扎根中国福建、面向国际资本——使紫心成为连接中国农业科技与全球投资者的重要桥梁。对资本市场而言,投资紫心,不仅是投资一家食品企业,更是对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生物科技发展的信心。
目前,紫心的加工食品已获得印尼的清真认证,并荣获美国农业部有机认证,为其拓展国际市场夯实基础。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安全、高营养”农业路径的共识中,紫心以红薯为核心,建立起高附加值、低碳足迹的完整生态系统,回应了新一轮全球粮食与健康趋势的召唤。
自2004年创刊以来,《时代财智》仅遴选具有卓越领导力与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作为封面人物。面对风口更迭的商业环境,梁承旺选择创业传统农业——这个曾被视为“冷门”的行业。他以非凡的眼光与坚韧,在红薯产业深耕不辍、不断创新,开辟出一条将农产品价值最大化、产业链科技化、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的全新路径。
关于紫心集团
紫心集团控股(SGX: 42W)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农业科技企业,成立于2009年,主要在中国种植和营销红薯,农业基地位于福建省连城县。此外,公司也研发与创新红薯产品,比如开发薯基功能性与休闲食品,并以红薯剩料制造动物饲料。2025年上半年,集团鲜薯销售额突破人民币5,7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