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日记】我们比100...

【53+日记】我们比100年前的抗疫更进步吗?

80200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我们一直苦于寻找疫情的历史素材。几经约访,上个月我终于有机会约到王丽凤,她是新传媒电视纪录片《伍连德博士传》监制和总导演。

丽凤带来一本伍连德的抗疫画册(英文)。新加坡也在防疫之中,当天的咖啡馆在桌椅上贴上”X”,实施保持合理社交距离。现代人的防疫措施,这可能是伍连德时代没有的。

自今年1月从武汉爆发的新冠病毒之后,中国在封城等强制隔离手段下控制了疫情,然而欧美现在仍然深陷疫情的灾难中。截止4月12日,全球受感染人数已近170万,死亡人数逾10万,覆及213个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4月12日的疫情报告(WHO)

就在我们如火如荼对抗疫情时,没有多少人知道在100多年前,在中国东北也发生一场死亡率几乎100%的瘟疫。

现在中国有钟南山院士带领医疗团队与病毒奋战。而百年前的抗疫大战,挑大梁的是一位名叫伍连德的医生,他在短短四个月内控制了鼠疫,挽救了千万人生命,避免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位为中国人民战胜鼠疫的英雄人物,1960年在马来西亚槟城去世。但是在这个世纪的中国,几乎没人知道伍连德(Wu Lien Teh)。

伍连德博士是马来西亚槟城人,也是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毕业生。1910年,伍博士从北京外交部得到指示,前往中国哈尔滨调查一种未知的疾病,该疾病令99.9%的感染者致死。其实,这正是满洲里和蒙古大规模肺炎鼠疫大流行的开端,当时导致60,000人死亡。他在四个月之内控制了疫情。1911年初,他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

1921年,鼠疫肆虐下的户外停尸场(左)。1921年,和俄罗斯在达来诺尔(DalaiNar)合作抗疫(右上)。在满洲里感染鼠疫的病人走在前面,和走在后面戴口罩的排查者(右下)。

鼠疫病原菌来自蒙古旱獭(又称“土拨鼠”)。东北的猎人捕捉到土拨鼠,剥下鼠皮染色,这种类似貂皮的廉价毛皮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猎人也可能捕捉了生病的土拨鼠后,在拥挤卫生条件差的客栈留宿后,很可能就成为疫情的一个传染源,来往的人都被感染。

伍连德通过解剖后发现病毒是流行欧洲德鼠疫,也就是俗称的黑死病(Black Plague)。

1920年,伍连德博士在哈尔滨的实验室(上)。
1921年,伍连德博士解剖病人尸体(左下)。在哈尔滨,戴着“伍氏口罩”的医护人员(右下)。

为了控制疫情,伍连德把整个有疫情的区域分成四个区,各自拥有消毒站、消毒车、医务和工作人员、警察。每天各区派出46组搜查队到各家各户巡视。一旦发现疫病病人和疑似病例就把他们移送到医院和隔离所。并且在他们的住所进行消毒,污浊不堪的便被烧毁。除了少数人之外,这四个区的居民和工作人员不准与外区人员接触。外围驻守着一千一百多名士兵,城内六百名警察维护持序。

1921年对抗鼠疫。一个世纪前“全副武装”,和现在的防护服,护目镜,是否异曲同工呢?

伍连德也发展了口罩。他要求医护人员把棉绒填充到纱布隔层里,作为一种保护措施。后人把这种口罩称为“伍氏口罩”。百年前全副武装的医疗服,和现在的防护服,护目镜的功能差不多吧!

伍连德先后领导防疫工作,控制了1917年绥远鼠疫、1919年哈尔滨霍乱、1920年中国东北鼠疫、1932年上海霍乱。

伍连德博士当年所采取的手段如检查体温、消毒、隔离、带口罩等,在2003年SARS时又再重做。现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同样的防范措施和步骤又再重现。时至今日,伍连德在抗疫中采取的隔离方法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伍连德博士是成立于1915年的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30年间,主持创办了20余所医院、检疫院、医学院校,对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防疫、检疫、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和国际科学交流以至医史学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

1921年,在洛克菲勒基金资助下,伍连德协助建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医院。

伍连德在槟城位于爱情巷的住家。有趣的是,伍连德和林文庆是连襟——他们的太太是亲姐妹,妹妹黄淑琼(Ruth Huang)嫁给伍连德,姐姐黄端琼(Margaret Huang)则嫁给林文庆。

伍连德夫妇以及两个儿子,摄于1920年牛庄(现中国”营口”)

研究伍连德也发现,在上世纪初,他和林文庆(Lim Boon Keng),宋旺相( Song Ong Siang)在新马被誉为“海峡华人三杰”。新加坡的文庆地铁站(Boon Keng)就是纪念林文庆的,伍连德的太太黄淑琼和林文庆的太太黄端琼是亲姐妹,这对姐妹花的父亲是中国清末华侨领袖黄乃裳。这是多么有趣的历史!

电视纪录片《伍连德博士传》监制和总导演、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前高级副总裁王丽凤。

“伍连德博士传”这部纪录片制作于2008年,在2010年获得中国龙奖铜奖。总导演王丽凤已在两年前退休,但是谈到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和背后的史料搜集,她仍然记忆犹新。当年她的“导演手记”把我们带回一个世纪前天寒地冻的场景,当时伍连德医生就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与鼠疫奋战。

2008年1月14日。凌晨5点乘车到双城拍摄,再乘火车回哈尔滨。回到哈尔滨是上午十点多拍摄了开场哈尔滨站一景。这一天是东北最寒冷的一天,零下27度!东北人形容这一天“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即使是生长在北方的满族旗人后代的摄影师伊立平也受不了了。我也是在这一天真真正正的感觉冻如刀割。20年前在美国,冰天雪地里走路上学心里没有负担,这回就担心工作做不完,感到心如刀割,非常焦虑。心寒脚冻,只有不停地安慰自己——当年伍博士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听旱獭的叫声“不怕不怕”。

—— 王丽凤 (Ong Lay Hong)

顺便提一下,这部纪录片里“伍连德”的声音是由新加坡资深媒体人,晚晴园前馆长冯仲汉(Foong Choon Hon)配音的,他那叙述式的华语和浑厚嗓音至今还难找到与之媲美的。可惜,冯老在2009年去世了。借着冯老的声音,在新冠疫情抗疫中,重温这部历史——《伍连德博士传》。

新传媒第八播道:重播《伍连德博士传》

YouTube: 《伍连德博士传》 The Plague Fighter Dr. Wu Lien-teh (三集全)

找到一张令我兴奋的照片:1936年在武汉市汉阳建成的一家隔离医院。

伍连德爱好拍照,当时他拍了许多疫情时期的照片,这些成为了宝贵的历史记录,记载一个世纪前中国的抗疫实录。而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其中一张档案照片,这是1936年武汉市汉阳一家隔离医院。武汉是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地,也是我的故乡。在历史中找到现代的影子,是否有些现实意义呢?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种感觉:科技技术可以日新月异,可是人类思维的进步能有多快呢?在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我们能否潜心从历史中学习呢?

作者:宋娓,时代财智总编辑。文中历史图片来自“伍连德的抗疫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