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新加坡) 11月25日至27日,以“崇德向善 开放共享”为主题的2025金华山黄大仙文化节在浙江金华正式拉开帷幕。本届文化节由金华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汇聚了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黄大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昌荣,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浙江省民宗委主任王慧,浙江省文广旅厅副厅长张广洲等领导出席并致辞。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等多位港澳及省市级领导共同参与了活动。
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在致辞中说,金华将继续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建立健全港澳台侨常态的合作,不断拓宽金华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交流互动渠道,持续提升“黄大仙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交流互鉴,以“共享”的理念加强对话合作,进一步深化“同根同源”共识,密切“同心同梦”纽带。

推动文化走向世界
相传东晋年间,牧羊少年黄初平遇仙师“点化”,在金华山苦练。“得道”后的黄初平不忘“济世”初心——这一传说深受民众喜爱,金华山上至今还有黄大仙的祖庭。他历经艰辛得道后仍不忘初心,坚持以“普济劝善,有求必应”为己任,致力于“行善积德、惩恶扬善的善举帮助世人。
明清时期,黄大仙自金华传入岭南,清末流布于广东多地,1901年至1915年间传至香港。
2008年,“黄初平(黄大仙)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该文化已传播至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

开幕式上,一系列国际合作计划启动,标志着黄大仙文化传播进入新阶段。“黄大仙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与“黄大仙文化万人体验计划”正式启动,旨在串联金华、粤港澳及东南亚等文化节点,构建跨区域文化传播网络。各方旅行商及行业协会将共同协作,计划在未来两年内组织上万名海内外游客亲临金华,体验黄大仙文化。
同时,“黄大仙文化系统性挖掘与国际化传播战略合作”项目也顺利签约,合作将围绕文化研究、战略规划、国际传播平台建设等核心方向展开,形成产学研协同推进的发展新模式。
活动现场,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的侨界青年代表,以及中国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代表共同发布了“崇德向善 开放共享”倡议书,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深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创新表达促文化焕发新生
为使古老文化焕发时代生机,本届文化节还精心策划了黄大仙文化艺术赏、非遗庙会及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艺术赏通过古今书画、非遗作品与文创产品,立体呈现黄大仙文化的图像谱系;在婺州古城举办的非遗庙会上,金华道情、婺剧、火腿腌制等传统技艺以展演、市集等生动形式与公众互动;文化体验活动则让参与者通过实地走访,在沉浸式互动中深化对黄大仙文化的认知。
活动现场也发布了“崇德向善 开放共享”倡议书,海内外代表共同签署,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与善行传播。这不仅凸显了此次活动的公益价值,也为其构建国际话语平台、促进文明对话注入新动能。
浙江省民宗委主任王慧指出,将黄大仙民间信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激发其当代价值,是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生动实践。
从金华山出发,黄大仙文化正以更加开放、共享的姿态,迈向世界舞台,成为促进文明对话、联结全球华人的重要文化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