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从12.6万美元崩跌...

比特币从12.6万美元崩跌 市场蒸发6000亿

16448
比特币在10月创下约12.6万美元(约16.4万新元)的历史新高后,近几周快速回落

(2025.11.17, 新加坡)比特币在10月创下约12.6万美元(约16.4万新元)的历史新高后,近几周快速回落,短时间内抹去全年涨幅,市值更蒸发约6000亿美元(约7813亿新元)。

截至纽约时间周一早上6时(新加坡时间晚间7时),比特币虽一度回升约2%,但整体依然处于明显回调阶段。过去一个月,机构买盘明显降温,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配置机构到企业财务部门都转趋谨慎,让原本推高比特币的资金动能明显减弱。

急跌无明确诱因

加密市场波动本不稀奇,但这次下跌速度太快,让不少交易员都找不到明确触发点。其中一次重挫来自10月初,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新的关税措施,导致比特币在10月10日出现创纪录的连环平仓。之后市场情绪一路疲弱,机构和散户纷纷退场。

资产管理公司Bitwise的投资总监马修·霍根(Matthew Hougan)指出,散户情绪现在“差到不行”,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跌。

他说:“大家怕四年一次的减半周期即将到来,不想再经历一次腰斩,所以很多人提前撤场,先躲一躲。”

他认为,目前的走弱更多反映市场的恐慌情绪,并不是基本面恶化,所以他看好明年比特币会卷土重来。

一些分析也指出,这波跌势还带有前期“疯狂后的宿醉”(hangover)效果,是因散户之前追高所谓的“加密金库概念股”(crypto-treasury stocks),结果被狠狠套牢。然后,10月初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又引发强制平仓,而当时市场杠杆正处高位。最终的结果就是,市场期待很高,但信心不足,当情绪反转,整体结构就脆弱得根本撑不住这一轮急速的跌势。

今年大部分时间里,机构资金是比特币价格的重要支撑。根据彭博社数据,各类比特币与以太坊ETF全年吸引超过250亿美元流入,资产规模最高达1690亿美元。持续的资金配置,让比特币一度被视为可对冲通胀、货币贬值和政治风险的“组合分散工具”。

但以上这一讲法本来就有点脆弱,如今再次出现裂痕。市场正在面对一种更安静但同样棘手的风险——资金退场(disengagement)。

加密数据公司Nansen的高级研究员杰克·肯尼斯(Jake Kennis)表示:“这波下跌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包括长期持有者获利了结、机构资金出走、宏观不确定性,以及杠杆多头被清算等等。很明显,市场在长时间横盘后,短期已经选择往下走。”

小型加密币跌至疫情来最低

比特币下跌的同时,更高风险的山寨币跌幅更惨。一个追踪前100大数字资产中后50名的MarketVector小型代币指数今年来已经下跌了约60%,为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随着机构更偏向比特币和以太坊,流动性较差的小型代币持续承压。

澳洲对冲基金Apollo Crypto的投资组合经理普拉蒂克·卡拉(Pratik Kala)表示:“这波走势再一次证明,并不是所有代币都会跟着上涨,证明只有质量好的资产才能撑得住。”

其实,自10月10日大跌以来,加密市场整体已蒸发超过1兆美元市值,风险胃口明显下降。多位分析师认为,目前市场缺乏新的利好因素,加上政策与经济前景不明朗,让投资者更趋谨慎。

数字资产交易集团加拉丹(Caladan)研究主管Derek Lim指出,比特币历次大牛市通常与全球流动性宽松有关。随着美国政府停摆解除,如果全球资金面改善,或许有机会给市场带来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