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新加坡)新加坡媒体报道,自去年1月新马两国签署协定共同发展柔新经济贸易特区以来,根据地在新加坡的企业对这个位于对岸马来西亚柔佛州的特区承诺投入的资金总额已超过55亿新元。两国也一共收到超过1000项有关特区的咨询,都是关于投资事宜,领域包括制造、物流、数据中心等。
在马来西亚那一端,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数据显示,柔佛州在2024年1月至今年6月间批准的私人投资总额愈1045亿令吉(约321亿新元)。
新加坡的数据是昨天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柔新特别经济区(JS-SEZ)联合投资论坛上披露。首届论坛于今年四月在柔佛新山举行。

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为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表示, 柔新经济特区启动以来发展顺利,两国期望在下来几个月吸引更多投资。““我们将重点发展一些关键领域,比如先进制造、物流、绿色产业和数字服务,为此我们须吸引一些具有领航效应的项目,帮它们扎根落户成为示范点,” 颜副总理接着说。
颜金勇指出:“这些项目将展示柔新经济特区的潜力,对其他投资者示范同时跨越两地的企业可以做到异地布局,提升产能,在新柔长堤两端无缝运营业务,共同开拓区域市场。”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主席李全德为论坛致开幕辞时表示,新马两国已携手一起推动特区发展,近期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和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所办的两次联合活动,获得企业和投资者的热烈反应以及积极评价。
颜金勇举新加坡农业科技公司 Archisen 为兼营新柔两地的例子,该公司计划在柔佛塞德纳克兴建占地 200 英亩的现代农业园区。Archisen 从事智能室内垂直农场的建设与运营,其在论坛开幕前与马来西亚政府关联企业 Southern Catalyst 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该项目将采用室内农业技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塞德纳克属特区的 F地段,位于古来。
此外,总部位于瑞士的环球运输与物流企业德迅(Kuehne+Nagel)在新加坡和柔佛打造了一个整合运输与物流的网络。
颜金勇也提到位于美国和澳洲的医疗科技公司瑞思迈(ResMed),它将柔佛的成本与规模优势与新加坡的先进制造和物流能力相结合,从而能更高效组装产品并出口至全球市场。他也指出,新加坡与柔佛都拥有众多中小企业,它们同样能特区获得良好发展。
颜金勇总结说:“在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柔新特别经济区做了生动演示,示范各国若以合作取代对抗,以伙伴关系取代保护主义,它们能够实现积极成果。”
出席论坛的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赛夫鲁(Tengku Zafrul Abdul Aziz)宣布,将加速批准制造项目进驻柔新特区的许可证。对于非敏感行业的制造许可证,审批时间将缩短至七个工作日。
此外,马来西亚政府还将在2026年预算中对战略共同投资基金(Strategic Co-Investment Fund)增拨2亿马币(约5700万新币),以支持柔新经济特区中小企业具有高影响力的项目。
马来西亚财政部于2019年设立战略共同投资基金。基金主要是通过众筹和点对点融资,与私人投资者共同投资于微型、小型及中型企业,以及社会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基金与私企合投的资金总额已达11.9亿马币,其中2.6亿马币来自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