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业关税冲击可控 狮...

制药业关税冲击可控 狮城9月制造业保持韧性

17059
美国是新加坡制药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药品约占新加坡对美出口的13%或40亿美元(约52亿新元)

(2025.10.03, 新加坡)尽管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制药业征税措施利空笼罩,但是新加坡9月份的制造业产出依旧表现出韧性!

美国是新加坡制药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药品约占新加坡对美出口的13%,价值约40亿美元(约52亿新元)。不过,专家指出,由于多家跨国制药公司正加大在美国建厂投资,部分产品有望豁免关税,整体冲击预计有限。

对此,专家分析指出,这项于10月1日生效的100%关税征收措施,其影响可能有限。就以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为例,该公司刚于本周获得享有三年关税豁免。

辉瑞是新加坡制药产出的最大贡献者,刚在去年7月启用一座位于大士生物医药园(Tuas Biomedical Park)的新工厂,用于生产抗癌、止痛及抗生素药物的活性成分。

制造业指标回升

新加坡采购管理协会(SIPMM)公布的9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点,高于8月的50点,显示整体制造业温和扩张。电子业PMI录得50.7点,已连续四个月增长。电子业占本地制造业产值约40%。

SIPMM执行董事傅豪(Stephen Poh)表示,尽管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业关税带来挑战,但随着年底消费旺季临近,制造业需求开始回升,所以本地企业展望仍保持正面。

不过,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Chua Han Teng)提醒说,尽管PMI有所改善,但仍低于2025年初的水平,反映企业面临外部需求放缓和经济环境波动的风险。他也指出,即便制药企业获得关税豁免,但整体商业信心仍可能受到打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在9月25日于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做出宣布,对品牌和专利药品加征关税,但若制药企业已在美开建工厂,则可豁免征税。辉瑞除获豁免外,还同意降低部分药品在美售价,并加大直销业务。

多家制药公司向《海峡时报》表示,他们预计也将因在美投资承诺而免受关税影响。美国跨国制药公司礼来(Eli Lilly)去年11月在新加坡设立4200万新元的创新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医疗研发,但公司同时强调,将扩建美国工厂以支持本土就业。美国大型抗病毒药研发商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也表示,会继续在新加坡支持病毒学(virology)、肿瘤学(oncology)和细胞治疗(cell therapy)等领域的发展。

副总理颜金勇此前也曾指出,尽管制药企业会在美国增加投资,但它们也承诺会继续在新加坡扩展。不过,他也提醒,长期来看,关税可能使新加坡在争取投资时面临更大竞争。

制药业——狮城经济重要支柱

制药与医疗科技产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2023年,该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全球产值近380亿新元。不过,生物医药制造的月度产出数据一向波动较大,因为生产多以批量方式进行,且设备维护期间需要停工。

业内专家指出,美国关税已促使企业调整供应链。一些公司采取“混合模式”,即在新加坡保留活性成分等复杂工序,但将最终制剂和包装转移到美国或关税中性地区。

欧洲集团顾问公司(Eurogroup Consulting)合伙人杜哈梅尔(Damien Duhamel)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公司会采取“双基地”战略(“dual-site” strategy),即美国供应美国,新加坡供应亚洲、大洋洲及部分中东国家。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院长巴塔查里亚(Shantanu Bhattacharya)则认为,亚洲在药物活性成分生产上仍具优势。美国化工产业基础薄弱,规模经济不足,导致成本高昂;加上人工成本较亚洲高,使得关键原料的生产更适合集中在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地。

9月的新加坡PMI数据也显示,新订单、新出口及采购活动扩张速度加快,工厂产出在连续五个月收缩后重返增长。但就业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

相较之下,区域制造业表现参差。日本和台湾制造业萎缩,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产出已连续6个月下滑。美国工厂则因关税影响,连续7个月处于收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