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有望重启,或引发全球海...

红海有望重启,或引发全球海运价格暴跌 ,Xeneta警示运力过剩风险

17000

(2025.05.08,新加坡)随着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全球市场开始揣测集装箱货轮是否将大规模重返红海航线。然而,海运数据分析机构Xeneta警告称,若该趋势成真,可能将全球航运市场推入运力严重过剩、运价崩盘的深渊。

根据Xeneta最新数据显示,一旦大量集装箱船恢复穿越红海及苏伊士运河,而不再绕行好望角,全球TEU-里程需求将下降约6%。TEU-里程(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Mile)综合计算了每个标准箱在全球运输的数量与运输距离。这一估算基于2025年全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1%的前提,并假设在下半年集装箱船舶大规模重返红海航线。

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Peter Sand)指出:“在2025年影响海运市场的众多地缘政治风险中,红海冲突的阴影最为深远。任何形式的航线恢复都将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桑德表示,一旦船舶回归红海航线,原本因绕行好望角而紧张的运力将重新回流,造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运价大幅下滑。若此时美国进口持续因关税问题放缓,价格跌势可能更为剧烈。

目前,从远东发往北欧与地中海的平均即期运价分别为每40英尺柜2,100美元与3,125美元,较2023年12月红海危机爆发前分别上涨了39%与68%。从远东至美国东岸与西岸的运价则分别为3,715美元与2,620美元,上涨幅度为49%与59%。

桑德指出:“航运公司虽可透过取消航班(blank sailing)等方式管理运力以维持高运价,但一旦红海航线恢复,伴随大量新造船交付与全球需求放缓,现有的管理策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除非出现新的‘黑天鹅’事件,否则运价可能跌至足以让航商亏损的水平。”

不过,桑德也强调目前形势仍极不稳定,对于船舶是否重返红海航线,业界仍需保持现实判断。他指出,今年2月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火协议曾引发一波短暂希望,但数据显示,2025年迄今通过曼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船舶并无明显增长。

他补充道:“航运公司不仅需要确保船员与船舶的长期安全,客户的货物与保险公司同样需要可信的保障。目前,胡塞武装已明确表态,停火协议只与美国有关,不包含以色列,因此部分船舶仍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桑德提醒,2024年初航运公司因应局势改道好望角,已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深远影响。若当前草率重返苏伊士运河,却再度遭遇安全问题,届时将不得不再次改道,造成新一轮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