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新进展:上海实...

人民币国际化新进展:上海实现人民币自由使用!

34695

(2021年7月26日,新加坡)中国央行日前宣布,将支持上海率先自由使用人民币,并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内探索资本自由进出和货币自由兑换。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助力上海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枢纽和桥梁。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上周二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要求下,支持上海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试。他提到,“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将成为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优质营商环境示范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

这也意味着,中国朝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当今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绝大部分是通过全球货币结算系统SWIFT进行结算的。在SWIFT这个系统中,全球各国公认的可以自由兑换流通的货币是美元和欧元。因此,在这个系统里,人民币要想取代美元,或者成为全球各国结算的首选货币,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自2009年起,就致力于将人民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资料显示,在2009至2014年间,人民币升值了近40%;2015年,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突破了10万亿元。2016年开始,伴随着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境外市场主体的持有量大幅提升。越来越多境外市场主体持有人民币的原因,已经从早期的贸易结算工具逐步转变为一种投资增值的资产,形成了人民币投资和储备资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连续第九个季度增长,达到2800多亿美元,其外汇储备占比升至2.45%,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的第五大外汇储备货币。

此外,总部设在伦敦的独立智库——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也于近日发布了年度全球公共投资者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大约30%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增加人民币持有量,而去年的这一比例为10%。在这其中,非洲国家的态度更加积极,近一半国家的央行都准备增加人民币持有量。美元方面,全球则大约有20%的央行打算减持美元,相信这与疫情以来,美元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大幅度放水有关。

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而对于此次举措的颁布,中国此次为何将人民币自由使用的试点设在上海?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国务院发布的文件,浦东新区是上海改革开放的样板,将成为中国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先锋,并致力于成为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战略通道。根据该指导意见,浦东地区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促进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并建立起与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浦东发展离岸人民币交易。

中信证券行业专家表示,上海临港新片区于2019年8月被纳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按照中央政府的指导意见,将在该区域重点开展跨境资本管理。通过在境外提供更多的人民币资产,个人投资者和机构将更愿意持有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这反过来又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除了人民币自由使用试点,中国近期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并已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开展试点。数字人民币的推出也被认为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进程的另一重要举措。